|
本帖论点为怎样推广汉族传统文化(注:以下简称汉文化),请不要和大汉主义或者引起名族矛盾联系在一起,如果你有好的建议请提出来,如果是来吐槽的,也请注意您的语言,谢谢各位网友的合作。
在筠连县有着近四十五万的人口,同时住着超过20个名族(注:汉族约为四十三万,占比近95%,苗族超过两万,占比5%,其它名族不足0.1%,汉苗两个名族占筠连人口近100%,所以在这里不讨论其它兄弟名族),筠连景阳小学举行在2015年2月7日举行“欢乐苗年活动”(注:农历腊月十九),苗族同胞在一年中要过两个年,分别是苗年和农历除夕,苗族在过节的时候都会穿上苗服(少数名族过节穿民族服,这个大家都有该知道的)。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过节,至于过苗年有什么习俗这些,以后在发文章讲解,汉族就没有像苗族一年要过两个年,汉族一年中只过一次年,为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为过年(除夕),汉族过节一般是穿现代服装过节,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苗族穿苗服过年,汉族而是在穿现代服装过年,至于这个原因我在这里就不便多讲了,你可以上网搜索“剃发易服”。
筠连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到了今天做为一个筠连人,应该让筠连至少在宜宾地区有一定影响力,县委县政府也在为把筠连打造一个宜宾地区的一个文化强县而努力着,做为一个在土生土长的筠连人,心里很清楚筠连的文化基础是很薄弱的 ,想把我们县打造成一个文化强县是很难的,所以因该找到一个文化突破口,用这个文化突破口带动其它的文化发展,我觉得这个文化突破口就是推广汉文化,大力推广发展汉文化,带动我们县汉文化和苗文化在全市区县的知名度,最终以汉苗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特色 ,吸引全市汉文化和苗文化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也希望带动其它的行业也有所发展。
请各位网友谈谈自己对推广汉文化提出你的意见,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