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新闻网讯(赵雨曦 赖易)为切实做好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结合市、县开展的“精准扶贫 文化立志”要求,日前,筠连县文化馆、县文物管理所组织开展了全县重点非遗项目调研暨“精准扶贫”慰访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将爱心和温暖送到了传承人的家中。
此次工作历时一个多月,工作人员不畏酷暑,先后深入龙镇乡、蒿坝镇、武德乡、塘坝乡、腾达镇等多个镇乡,深度调研了苗族刺绣、苗族花山节、苗族大唢呐、高台竹竿狮子、南广河船工号子、武德乡农民书画等多个重点非遗项目,探望了杨代蓉、艾卫民、刘光本、赵秀禹、韩德虎、李成全、李华友等多位代表性传承人。
在龙镇乡刘光本老师家中,工作人员不仅带去了亲切慰问,与刘光本老师及其家人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了解了刘光本老师的身体状况及其近期的“非遗”传习情况,还现场散发了非遗保护法传单,宣传讲解了非遗保护法律法规,并对刘光本老师改编整理的苗族大唢呐音乐作品进行了作品著作权登记工作。
在筠连镇,工作人参观了杨代蓉老师的苗族刺绣工作室,近千余件苗绣作品储藏其中,绚丽多姿的图案、炫目迷人的颜色展现出苗族刺绣传统美术技艺的魅力。
在武德乡,工作人慰访了年逾九十的武德乡农民书画代表性传承人赵秀禹,聆听了他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英雄故事,了解到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情厚谊,以及多年来在传承授徒中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在蒿坝镇、塘坝乡,工作人员顶着当空烈日,扛着爱心扶贫物资徒步几小时来到传承人家中,与他们交流非遗传承工作开展的情况,了解授徒传习时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与文化主管部门建立长期交流平台的诉求等。针对这些问题,工作人员耐心给传承人解难答疑,提供了有效的联系方式和沟通渠道,并强调了非遗传承的重要意义,鼓励他们积极开展传习活动。
针对此次走访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筠连县文化馆、筠连县文物管理所将不断完善非遗相关的工作方案,扩大宣传范围、加大保护力度,努力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营造更好文化氛围,培养更多传承人才,大力传播我县传统文化。此次探访工作加强了与非遗传承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地掌握了全县非遗传习活动的情况,补充完善了代表性传承人的信息。县文化馆、县文物管理所将积极地为传承人的传习活动提供可靠的帮助,携手并进,扎实推进全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