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小灵通 于 2012-5-11 11:37 编辑
3月1日,在宜宾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表彰会上,有这样一位受表彰者,他长期热心于家乡教育事业,先后从自已辛苦赚来的“泥巴钱”里捐出近40万元,延续了几百个穷孩子的读书梦……他就是筠连县孔雀乡中心村村主任,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农民活雷锋”的辛在光。
5月3日,记者驱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来都到孔雀乡,采访了辛在光捐资助学的感人事迹。
成立“尊师重教基金会”
孔雀乡地势偏远、环境闭塞,辛在光虽然已经55岁了,但高中文化的他依然是村里“珍稀类”的知识分子,他也深知文化的重要性:“我看见有些人书读少了,为了钱与兄弟反目,与父母成仇,导致了社会和家庭的不和谐,心里很难受。教育真的重要,但乡里的孩子要读书也实在太苦了,有些家庭确实太穷,有些家住在山上,上一趟学得走几个小时的山路,我想通过我的努力,给想读书的孩子们帮一点忙,以后都能考上外面的好学校,能走出去多学点知识,回来后带动整个村子发展,提高村民的素质。”
2009年9月3日,辛在光放弃了修建自家新房的计划,毅然拿出24万元积蓄成立了 “尊师重教基金会”,用来奖励中心校1至9年级教学成绩超该县平均成绩的老师,以及考上高中、大学的孔雀乡学生。“我希望通过成立‘尊师重教基金会’激励老师安心、认真地教书,鼓励学生好好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辛在光说。
孔雀中心校校长叶际苍告诉记者:“辛在光不算我们孔雀乡最富有的人,但他绝对是最重视教育的人,一直以来他都情系教育、情系学生。他出钱给孩子们过儿童节,为学校修建广播站,把自己的空房子拿出来供老师和学生们住宿,甚至还经常走村窜户,了解那些没有上学孩子家庭的困难,想方设法让每个孩子都能读上书。我教学27年了,像辛在光这样重视教育,捐资助学的人没见到过第二个。”
2011年6月,因天气炎热,辛在光为孔雀中心校送去了总价6380元的饮水机15台,解决了该乡教师办公室的日常饮水问题。
修建幼儿园和学生宿舍
就读孔雀中心校8年级的学生吴维芳,家住在离校很远的凤排村,从家到学校都是泥泞山路,除了两条腿就再没其他可用的交通工具。吴维芳每次来上学都要行走三四个小时。辛在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每月给吴维芳捐助100元钱,让他买些自己学习上需要的东西,好好学习。
孔雀乡四面环山,像吴维芳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在路上耗费的时间有时甚至多过了学习的时间。辛在光思索:只是对孩子们100元、200元的资助不是长远之计,必须从根本上想办法解决山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2011年8月,辛在光从 “尊师重教基金”中抽出资金近10万元,同时个人再出资10余万元,用于中心校修建幼儿园和学生住宿楼。“目前,土地平场已全部完工,就等学校请示上级补助资金动工建设。”辛在光说,他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完成这个工作,还要大家一起努力。
捐助了那么多学生,辛在光从来都没想过要过什么回报,有时孩子们到辛在光家看望他们敬爱的辛叔叔,辛在光总是说:“你们不要来看我,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你们学习上,专心好好读书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看到学生住宿楼和幼儿园建起来,家远的学生不再早出晚归,村里的孩子也能得到好的基础教育。通过教育让这里的孩子都走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改变家乡的命运。”辛在光说道。(作者:邱环 张择君 来源:宜宾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