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网5月5日讯(实习记者 方勇 文/图)“我就是希望这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学成后把孔雀乡建设得更好。”5月3日记者在筠连县采访时,宜宾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辛在光对记者说。
[img]禁止外链[/img]
筠连县孔雀乡地势偏远,环境闭塞。高中文化的辛在光,虽然已经55岁了,却依然属于村里的“珍稀类”知识分子,担任着中心村的村主任。“做梦都想着大山里的孩子能好好读书!所以我通过努力找到一些钱,我希望这些钱能给山里的孩子和老师们带来点什么!”从2009年起,辛在光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先后从自已辛苦赚来的“泥巴钱”里捐资助教近40万元,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农民活雷锋”。
[img]禁止外链[/img]
2005年,筠连县在各乡镇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辛在光接受新事物快,不久就掌握了修建沼气池的技术,开始帮村民建设沼气池。当时筠连县修建、使用沼气的农户很少,由于群众对沼气建设不了解,工作开展难度很大。于是辛在光开始了走村入户做工作,广泛宣传动员,并在孔雀、双腾、龙镇等十余个乡镇修建了沼气池示范点,现场演示沼气的好处和使用方法。通过辛在光自身的努力,加上国家对建设沼气池补助力度的加大,辛在光的沼气池建设项目日渐好起来,逐渐挣到了一些钱。有钱之后,辛在光一家打算修建新房,但是每当看到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时,他犹豫了。“由于学校离家远,有些娃儿天没亮就出门了,每天走路上学走路回家非常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