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0|回复: 0

    [菁菁校园] 璞珩:在筠连中学的日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 11: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明天是九班的第一次同学会,写篇日志纪念一下我的高中。一年前,高中是苦海,一年后,筠中的生活回味无穷。
          零八年七月,收到筠中的录取通知书后,我第一次踏进筠中的大门。那时的筠中还处在修建时期,校园几乎见不到一点绿色。经校警帮忙,我沿走廊转了几个弯才好不容易把报名注册的事办好。筠中给我的第一印象除了“荒凉”之外,还有“大”。其实,筠中并没有多大,只是比我以前的初中大一点。后来,我在宿舍对庆青说以前觉得筠中好大时,庆青的第一反应是:“你小声点,当心楼下的人听见笑你。”
          记忆很琐碎,不知道自己的高中生活该从哪儿开始写起。八月底军训,是妈送我去的,她把东西帮我搬进宿舍就回家了,可能是离家不远,她似乎一点也不担心我。第二天,为期七天的军训就开始了,太阳很大,似乎,我的脚还因为站的时间太长淤青,但想着自己向往已久的高中生活就要正式开始了,内心洋溢着的是更多的喜悦。不过,我们也还是盼望下雨,那样就可以停止训练去食堂看教官教叠被子。叠好被子,男生站食堂左边,女生站食堂右边,然后跟着教官的口令“拉歌”。写到这里,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冬瓜皮,西瓜皮,对面的男生耍赖皮......”如果说高中生活也有遗憾的话,我觉得就是我现在竟想不起和我住了七天的室友的“大名”了。军训住的宿舍是临时的,我们宿舍好像是住的六个人,对人都很友好,来到这间宿舍,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小名。隐约记起几个人的“小名”来:飞娜,菲儿,芳芳,其他的真记不起了。芳芳和我最好,她说我长得很像她初中的一个同学,尽管很热,她却每晚都挨着我睡。军训结束,似乎是菲菲,拿了好大的一个梨用刀分开,大家一人一块,吃完,就开始搬寝室。
          第一次一个人在外,一个人在拥挤的人群里找自己的寝室,然后把东西一件一件的从楼下搬进5—13,还是有点不容易。整理好宿舍,已是深夜。那时给我印象最深是谢飞,原因不用说也应该知道:她高,又瘦,而且那头发短得和男生没多大区别。那天她是一件红色的运动服套白色的裤子,还感冒了,所以没搞完卫生我们就叫她先休息(室长,你看我们对你多好)
    每个人都觉得高三很辛苦,可是我觉得高一才是最辛苦的。
          高一十三班和十四班是小尖班,十三班偏理,十四班偏文,我擅长的明明是文科,但不知道怎么会进十三班。我也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小尖班的一员,还是有点高兴。偏偏十三班的化学老师讲课就像刮风,我还没反应过来,又跳到下一道了。班上的汪晖,王自强等人却还嫌上课进度慢,不久我才知道:自己的升学成绩是全班第二,不过是倒数的,以前我可一直都是全班顺数第一呀。第一次月考,总分一百二十分的英语我考了六十多分,英语倒数第一,上着课我就直接扑在桌子上痛哭。那压力像洪水般像我袭来。在十三班,我可以说过的是“头悬梁,锥刺股”的生活,这直接导致我上课效率不高,期末,我虽不至于又考倒数,但成绩十分不理想。十三班的日子,我现在想起来都还心有余悸。
    幸好第二学期文理分科,我进了九班。
          不用学化学了,这让我轻松了不少,而且遇到了潘老师,她不像其他老师总是只关心英语成绩好的,相反,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英语底子差的学生身上。她很负责,就算学生把同一个问题问好几次,她依然耐心地讲解。因为潘老师。我对英语有了信心,逐渐英语不再“拉我的后腿”。
          说到潘老师,我就想起蔡老大。他上课爱迟到,迟到后又要吹一下小牛,然后拖堂,班上月考考差了,他有时还会花一大段时间把我们好好地打击一番:第十题,那么简单的都不会;你们简直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更可恶的是,他总叫我们不懂就要,甚至害怕我们把不懂的地方藏着掖着,但当问到稍微简单的问题时, 他又要用他的大嗓门吼一通:“我不是讲过的啊,这么简单的都不会,我看你这样子,考大学?有点恼火…….” 想起蔡老大的不耐心,我首先应该感谢的就是劳动委员。我不满蔡老大,加上看到有些同学被他吼得可怜兮兮的,所以不懂的都不会问他。两年多来,遇到问题总找劳动委员,我想:要是没有劳动委员,我的数学估计就完了。而且,那时候我们还经常欺负他:他安排卫生和他顶嘴、不倒垃圾。现在想起来,还不觉得惭愧。当然,现在想起蔡老大,也不是总一无是处的,他很幽默。而且为了工作年纪轻轻头发都花白了。
          九班的娃总是很听话。老师都说:教了那么多年书还从没见过像九班一样听话的班,就算班主任一周不来都不会出乱子。那个叫“地中海”的年级主任估计也是看中了我们班这一点,总叫我们班的男生帮他搬书啊什么的,每次,男生们都会毫无怨言地做。直到高二,我才发觉九班的孩子并不乖。二零一零年,筠连中学举办了首届“筠连中学辩论赛”,因为我们班进场迟了,安排在中间的位置被十四班抢去了,我们班并没有说什么,但罗成不知道,坐进了十四班的位置,被十四班班主任吼了,我们班知道后,全班赌气不看期待已久的比赛,全部走了。后来,“地中海”再来叫我们班男生做什么,我们班谁也不看他一眼。 “一·二·九”在操场举行,各个班的位置是用石灰标好序号的,十四班的位置在中间,我们班在边上,为了“报仇”,班上几个男生中午不休息,提前进场,把十四班的位置的序号和我们班的调换了。表演开始时,“地中海”在我们面前逛过去又逛过来,摇着头说:“我怎么总觉得这位置不对?”我们班只得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高中的日子总的来说平淡而又乏味,但细想起来,也不失乐趣。
          比如食堂抢饭,最开始,筠中的食堂打饭不排队,打饭的阿姨听见什么菜名就打什么菜,所以,打饭快要靠嗓门儿,那时候,寝室里我是最先打到饭的。比如有一次,张旭叫我帮他带晚餐,我到了楼下才想起问他要吃什么,就在楼下双手捧着嘴大喊:“张旭,你吃什么?”弄得学生会主席张旭很不好意思,就在阳台上红着脸回答说:“你看着办吧。”我就给他买了几块炸土豆。后来我翻同学录看到张旭给我写的:其实我没吃饱,好饿啊!
          比如野炊,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去黑松林包饺子那次。我们班男生不多,可重活全都落在他们身上。几桶矿泉水都是他们扛上山顶的,上山之后,他们又捡柴,生火。“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包饺子,当然就该女生做了。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学曾东包那什么花样饺子,结果包出来个四不像。她们狂笑不止,惹得那边的男生过来看,罗成还把它拍下来,不知到照片现在是否还在。比如晚自习住校生“偷吃”瓜子。高三的生活很紧张,学校要求住校生星期五晚上自觉上晚自习,可是,谢飞却鼓动大家凑钱叫劳动委员骑自行车去买瓜子。瓜子到了,我们就拉上窗帘,边吃边看书边摆龙门阵。比如……
          一楼到四楼的距离只有三年,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终于毕业了。本以为会很开心,但却因为不适应没有筠中的日子而接连失眠了好几天。一切渐行渐远,转头回去看时已经一年,筠连中学的日子,你们还记得吗?

    2012年7月11日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