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重楼 于 2012-11-6 10:28 编辑
杂文:快语之利弊 重楼 原创
快语,指一个人心直口快,说话时不经思考,没有遮拦,直来直去,想到哪就说到哪,毫不顾忌对方的感受,毫不考虑说话的结果。 通常而论,快语的人,性情直率,脑子里没那么多“弯弯绕”,对人也没提防心,说话常常是脱口而出,说过之后,很快便忘得干干净净。这样的人,有人会说你是心肠直,没心眼,也有的会说你是“马大哈”。快语的人,没有害人之心,即使对你有意见,也是“月亮坝头耍弯刀——明砍”。这样的人,结交的朋友相对长久。 快语的人在不经意之间常常得罪人。尽管你说话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但“说话听声,锣鼓听音”,你的老实话、心里话、直爽话到了别人的耳里,已经和你的初衷大相径庭。快语的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淋漓,没注意到对方脸上的变化,没考虑对方是否能接受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甚至还伤了对方的自尊心,到头来,还“丈二和尚的头,摸不到脑”。好心不一定办得了好事,你自认为的好话也不一定产生好的结果。“祸从口出”这句话人人都知道,纵观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例子,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而带来烦恼和麻烦的。 一个平头百姓快语,造成的副作用相对小一些,人微言轻嘛。而在官场中,快语是最忌讳的,快语的人也是最愚蠢的。试看,有几个快语的人能保持和维护自己高大、尊严的形象?能处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少的官儿,正是因为快语而丢了乌纱帽,他还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而那些说话一字三顿,“啊、啊、啊”语气词连天的官人,往往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 中国的语言词汇十分丰富,同一词汇由于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语气、表情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 我们反对说话言不由衷,表里不一,说假话、虚话、套话,但是,适当的讲究语言艺术,考虑考虑说话的效果,还是大有必要的。 12.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