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10|回复: 3

    [累累硕果] 筠连一教师追忆《阳光小报》创作历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7 11: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本帖最后由 蜀郡 于 2011-10-23 19:36 编辑

    不 等 不 靠  追 求 卓 越
    ——蒋蜀均追忆《阳光小报》创作历程
    (2010年11月23日完全自述型随笔)
          我县有个著名的春风村,村支两委带领全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石头缝中闯出了一条致富路,逐渐形成了“科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共同致富”的“春风精神”,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省掀起了学习推广“春风经验”的热潮。在我看来,我所编辑的《阳光小报》,无非就是在结合实际践行“春风精神”。
                                                                                                                 ——是为题记

          2008年6月,绵阳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随后报名参加了宜宾市教师公招考试,很幸运,我以报考岗位考试成绩第一名的身份,最终选择了现在任教的筠连县巡司镇礼义小学,在教师节的前一天来校报到。
          农村学校的条件固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有异想天开的时候。来礼义小学后不久,担任信息技术教师、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员的我,有一个念头,想像大学母校那样办校报,让农村学校也有自己的校报。
          2005年,高考不理想但没复读的我,最终选择就读绵阳师范学院,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在大学里,我曾担任《绵阳师范学院报》学生记者、“校园之声”广播播音员。
          可能正是因为我曾是大学生记者团的一员,虽然离开了校园,却又进入了新的校园。原本只是学生记者的我,也想向母校校报编辑部的老师学习,创办校报。
          校报,谈何容易呀。现在想来,仍有些不可思议。但我很执着,执着地向校领导打听关于兄弟学校的办报情况,执着地尝试在网上选择一款优秀的编辑软件。
          一次偶然的机会,具体负责宣传工作的校领导外出学习,我被安排临时负责宣传工作。就此开始了我在学校的宣传工作。在编辑制作教育简报的同时,还向县级刊物《绿色煤都》投稿,《绿色煤都》陆续报道了我校开展的活动。
          在得到校领导的认可后,我随后便向党支部书记、校长罗俊提出要创办电子小报。罗校长略带怀疑的答应了。我知道,此时的我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让时间来考验。鉴于当时已是学期末,我便筹划先在全校选拔成员组建学生团体,再策划电子小报的编辑制作。
          很顺利,筹建中的阳光通讯社初见端倪。但是电子小报怎么办呢?没有借鉴的样板,没有更好的软件。不等不靠,最终回到原点,就用WORD文档来做。在接下来的整个寒假里,我策划了栏目的设置与学生团体的管理。
          2009年2月15日,校领导审核通过后,用4张A4纸印制完成的黑白色第一期《阳光小报》顺利完成,除了向县教育局领导呈送外,学校还通过县教育局办公系统向部分学校、教育局相关股室发送电子版,并张贴了一份供全校师生阅览。
          现在想来,当时用4张A4纸拼出来的《阳光小报》还真不像那么回事儿,张贴起来有些形似,可是呈送领导却显得差了点什么。但在当时,这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随后,学校特意购置了彩色打印机,专供《阳光小报》印制使用。这下虽然解决了色彩的问题,但是成本太高。没办法,得此失彼吧。
          2009年9月至12月,因为编辑《阳光小报》的缘故,我被学校推荐到县教育局上挂锻炼,学习并参与了教育简报、教育信息的采编工作。上挂锻炼期间,我还有幸参加了宜宾市教育电视新闻工作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
          期满返校后,我着手《阳光小报》改版工作。当时的情况是,学校购买了另一台彩色打印机,并添置了打印复印一体机,但是该新买的彩色打印机老是出故障,一体机不能印制彩色的《阳光小报》。
          就在此时,县教育局将我校列为中国未成年人网校园小记者站建设在我县的试点学校。2010年3月1日,学校与中国未成年人网签订中国未成年人网校园小记者站建设协议书,阳光通讯社正式升格为中国未成年人网宜宾市筠连县巡司镇礼义小学小记者站(简称“校园小记者站”)。
          这下更坚定了我改版的决心。经过周密思考,征得校领导的同意后,将《阳光小报》改由A3纸双面印制,取消彩色打印。不等不靠,《阳光小报》改版势在必行。配套设备只是一个方面,深层次的原因是当时的《阳光小报》在稿件质量与组稿统筹等各方面存在缺陷,需要及时整改,才能在学校乃至全县教育系统树立典范,才能适应学校教育宣传的发展需要。
          2010年3月5日,《阳光小报》总第17期,华丽改版。改版后的《阳光小报》内容更加详实,栏目更加具体,深受读者好评。改版后,学校除了向县教育局领导、全县各兄弟学校及教育局各股长赠阅纸质《阳光小报》,还通过教育局办公系统全体成员发送《阳光小报》电子版,扩大了《阳光小报》的知晓率和影响力。
          《阳光小报》由学校主管主办,校园小记者站编辑出版,形成了校领导负总责、编辑出主力、小记者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阳光小报》始终离不开小记者,不单是因为作文稿件的投递,还是因为班级动态的报道,更是因为《阳光小报》的编辑制作。
          校园小记者站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成员参与“第二课堂”、校内实践活动搭建展示平台。不负众望,由我指导,小记者参与完成的同题作品《阳光小报》先后在宜宾市电化教育馆主办的二〇一〇年宜宾市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大赛上、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宜宾市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评选活动中,均获三等奖。
          2010年8月31日,《阳光小报》总第28期又以更加清新怡人的版面设计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穷则思变,否则江郎才尽。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小报》或许还会继续改版。因为,嬗变是《阳光小报》永葆活力的源头活水。

    相关阅读:
    禁止外链禁止外链 禁止外链 禁止外链 禁止外链 禁止外链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13: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谢谢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14: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阳光小报》继2010年活动两个市级三等奖后,于今年6月获得2011'四川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三等奖。
    发表于 2011-10-7 14: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筠连多几个像楼主这样的老师就好了,筠连教育有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