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23|回复: 7

    [筠州焦点] 本期话题:家访,真的成为过去式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 21: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家访,曾经作为校方与家长、学生沟通的重要方式,架起了家庭与学校之间联系的“桥梁”。然而,现在,家访似乎变得陌生起来。
        有人说,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传统形式的家访变得不再重要;有人说,信息时代不需要传统形式的家访,“家校沟通”的方式早已多样化;也有人说,教师不能把家访的传统丢了。家访,真的过时了吗?让我们就这个话题讨论一下。
    教师家访,渐成奢望
        小麦:我们小时候习以为常的教师家访,现在几乎成了一种奢望。
        小猪班纳:现在家访难啊,我老婆是幼儿园的教师,形形色色的家长,不好应付,特别是隔代比较难沟通,主要是现在大家缺乏换位思考和基本的信任,有的家长觉得老师不上心,有的老师觉得家长不好应付,家访也就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者,现在一般家里都只有一个小孩,有的小孩在家受宠比较厉害,在家里一个样,在学校另一个样,有些东西跟家长说,家长都不信。
        阿郎:我儿子从幼儿园到现在读小学三年级了,从来没有老师过来家访过,倒是我们做家长的经常主动找老师商量。老师不知道我家住哪里,但她家的门牌号我却很熟。平时孩子学习成绩有波动,情绪不稳,我们都会主动联系班主任,希望班主任能给我们出出主意,帮忙分析一下原因。
        银子:过去教师家访较多,主要是因为家长为了生计到处奔波,教育意识薄弱,没有时间顾及孩子,那时候是老师主动关注、了解学生,向家长灌输教育理念。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已经远远超过教师,教育意识也相当成熟,家长们已经等不急老师联系他们了,转而主动地联系老师。
    传统家访不再适应现代生活
        蟲児飛ゞ:记得我女儿还读小小班的时候,老师曾来过一次家里,现在没来过了,来了也没事,就坐在沙发上,例行填一下表格,看看我家的环境,吃吃水果,说说话。我和老公两人还事先把房间卫生搞了一下,桌子擦得亮一些,哎,累人的。
        叶叶:哪有家访的时间啊?一个班级,五十几个学生,每家每户地跑过去家访,时间上周转不过来,一学期能访问多少学生家长?而且,效果不一定就好。
        姽婳:现在许多家长都非常注重家庭隐私,对外人的登门造访都心存芥蒂。他们认为,老师与家长之间,很多事情能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沟通,不需要家访;再者,在学生心里,通常有“老师家访是来告状的”这样一种观念,所以他们也不欢迎老师上门。
        奔奔:从来都没有时兴过,纸上说说的,我从小到大也没有被家访过,平时有事都是电话联系。现在学校里弄了校迅通,一个学生每个月交上不少钱,有什么通知老师会发短信。
    这个传统不能丢
        小蜜蜂***:面对面交流,能增强师生、家长之间的感情,解决许多教学实质问题,更益于孩子的成长,家访这一传统方式不能丢。
        蟲児飛ゞ:家访我认为也是必要的,让老师看看自班孩子在家里都在干什么,看什么,学什么,学校的环境和家里总归不一样,再说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不同,在家访的时间里可以沟通一下,虽然说家长会的时候也能沟通,但感觉在家里就能像朋友一样聊聊天,拉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距离。
        银子:众所周知,老师理解学生是教好书的前提条件,而对学生的了解,不仅局限于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还包括学生的社会化表现。家庭最接近社会,如果要了解社会中的学生,就必须通过家访,家访依然是了解学生最有效的途径。
        路娜:家访制度的好处很多。首先,学生看到老师来看自己,会感觉到老师心里有他,关心他,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大的鼓励;其次,家访可以及时争取到家长的配合,对学生的教育更及时、有效;还有,老师通过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帮助孩子成长。所以说,不管工作多忙,教师都应该尽量安排出时间来家访,走出办公室,走进学生的家。
    下期话题:这个暑假,你的孩子报了几个暑期班?
        转眼到七月,为期两个月的暑假又来了,很多家长都会给自己的小孩制定暑期计划。这个暑假,你或身边的亲戚朋友都给孩子报了哪些暑期班呢?假期给孩子补课,做父母的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和目的呢?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催生了暑期补课热这一现象呢?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6-2 21: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soso__6095440767072043409_5:}
    发表于 2013-6-2 21: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soso__13035761543552792000_2:}
    发表于 2013-6-2 22: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香港
    {:soso__10988944801415373906_7:}
    发表于 2013-6-2 22: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soso__10988944801415373906_7:}
    发表于 2013-6-2 22: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大学
    {:soso__12155585013487590432_3:}
    发表于 2013-6-2 22: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soso__4357231345422799523_4:}
    发表于 2013-6-3 08: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soso__7222146631366950202_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