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7|回复: 1

    [摆龙门阵] 贡老照片 无声讲述光阴的故事(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 10: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img]禁止外链[/img]

    贡井社会主义改造工作队留影

    [img]禁止外链[/img]

    改田改土

    [img]禁止外链[/img]

    胡修道庆功会

    [img]禁止外链[/img]

    齐心建设化工城

    [img]禁止外链[/img]

    练兵

    贡井区对私营盐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队合影、“齐心建设化工城”文艺汇演剧照、国营大安三八餐厅1961年获得先进集体后同首长的合影、富顺县牛佛镇欢送下乡上山知识青年留念、出席自贡市青年代表会的珙县代表留影……这是我市知青史料收藏家陈家林收藏的一张张老照片。

    近年来,陈家林醉心于老照片的收藏,先后收藏了1.1万余张,其中2000余张与自贡有关,还有3000余张军人照。欣赏这一张张老照片,于老人而言,过去的日子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在眼前回放,难免感慨万千;于年轻人而言,能够真切地感受那一段历史时期的种种情形,产生几多联想,受到诸多启迪。

    真实反映知青历史

    以“普通藏友”谦称的陈家林是省收藏家协会会员。近日记者来到大安区牛佛镇,走进陈家林家时,他正在用一把软毛刷子细心地清理刚收藏到的一张清末一位诰命夫人的老照片。得知记者的来意,陈家林放下手中的活,拿出几本共装有2000余张与自贡相关的老照片的相册,与记者一道回忆照片所反映的那一段段陈年旧事。

    1999年5月,我市有关部门在投入使用仅一年的西山公园,举办了知青文化展,陈家林向展会提供了丰富的藏品:上山下乡申请报告、物资供应证、购粮证、户口迁移证、介绍信、家书、决心书、学校鉴定表等。这次展览需要的相关照片则是向荣县档案馆租赁的。在展出期间,细心的陈家林发现,那些已经发黄的照片因为直观地反映了知青们的生活而倍受参观者青睐:当过知青的,在照片前寻找着自己的身影,感叹当年的豪情壮志;年轻人则怀着好奇的心理,从中了解前辈们经历的特殊岁月。这让陈家林知道了老照片的珍贵,他决心收集老照片。

    展出结束后,陈家林即与当年牛佛镇首批知青之一、现宜宾市知青联谊会会长范学新取得联系,收集到了一张拍摄于1964年6月20日的,富顺县牛佛镇(2005年划归大安区管辖)首批下乡上山知青的合影。该照片上有47名青少年、2名幼儿。陈家林收藏到这张照片后,很快查明了每位“主人公”的姓名,以及摄影者和为该“富顺县牛佛镇欢送下乡上山知识青年留念”照片题字的人。陈家林还了解到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当年,富顺县下达给牛佛镇的首批知青名额是50人,由于凑不够人数,有关人员便通过一些“措施”,将雷泽波(已故)、陈大勋夫妻及他们8个月大的孩子,陈明远(已故)、杨景云夫妻及他们一岁多的孩子,一并撤销城镇户口,与其他43人一道下乡到宜宾地区筠连县。为什么照片上还少一人呢?陈家林了解得知,原本作为知青的金淑华与大家一道坐船到富顺县城,在下船时右手肘部摔断,而被特批恢复其城镇户籍。“光阴似箭,这批知青已经有10多人去世,那两个孩子也都50岁上下了。”陈家林指着照片感叹道。

    自成功收集到第一张心仪的知青题材老照片后,陈家林便一发不可收拾,到如今已经收集了800余张自贡籍知青的老照片,其中各类合影照占绝大多数。

    “这个人就是我,那时我才16岁。”如今已60岁的张宗成拿着“富顺县牛佛镇欢送下乡上山知识青年留念”的照片,指着一个满脸稚气的孩子说,当年他下乡到宜宾地区筠连县的一座大山里,吃了很多苦,但正是那些苦,让他的人生有了历练,并更能体会到后来生活的甜。“都说知青生活苦,实际苦中也有很多乐趣。”张宗成说,与现在一些整天沉溺于网络、内心空虚无聊的小青年相比,当年知青们那种战天斗地的豪情更值得尊崇。

    “一声号令赴山乡。战荒凉,斗冰霜。戴月披星,车水快栽秧。改土治坡修堰坝,挥汗雨,绿山冈……”市民袁林描述的知青生活,如今很多年轻人难以想象。陈家林收集了十余张反映自贡籍知青劳动情景的照片,其中有两张照片反映了颇为壮观的知青改田改土的劳动场面。陈家林介绍说,当年知青、牛佛中学高级教师苏述才看着这些老照片时,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挥笔写下了“一代知青,一代天骄”。

    在体验农村稼穑艰辛之余,知青们也会苦中作乐,这从陈家林收藏的老照片中不难发现。他的同学刘桂英在劳动间歇期间,在田间地头与当地同龄女村民留影;1971年2月,周宗玉在自己居住的知青屋外照了一张照片,并在照片上题字“知青茅屋分外香”……

    记录社会方方面面

    陈家林还收集了大量反映我市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老照片。

    拍摄于1955年8月25日的“贡井区一九五五年对私营盐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队合影”,记录了我市开展公私合营运动的一个侧面。

    1955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时任自贡市委书记牟海秀的署名文章《自贡盐业基本上实行了公私合营》一文。这篇文章介绍道:解放初期,自贡盐场生产萎缩,产、运、销全部为大资本家所控制。国家虽然没收了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建立了国营盐厂,但是对整个盐场的生产和销售仍然难于领导掌握……盐场生产遭受到极大的破坏和束缚,工人大批失业。针对这一情况,自贡市在1950年下半年开始了对私营盐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1年初,政府接受资本家的要求,对生产几乎停闭的久大盐业公司实行了公私合营。1954年,一批资本家看到了久大盐业公司公私合营后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认清了企业和个人的前途,要求公私合营。根据国家的需要和可能,自贡对29家大型企业实行了公私合营,建立了公私合营建华制盐公司。在统筹兼顾全面规划的方针下,1955年,自贡市采用以大带小、先进带落后的办法,把72个生产企业分别并入久大、建华两个公司,分期分批地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牟海秀这篇文章还介绍了实现公私合营工作量大,为了改造能顺利进行,全市成立了数个工作队。陈家林收藏到的这张照片,就是贡井工作队在完成任务后,28名队员在即将解散前夕的合影。

    新中国成立后,我市就开始将化工作为重要产业,重视其发展。1958年3月19日,全市举行了建设化工城誓师大会。这年11月末,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董必武,不顾年事已高,风尘仆仆地专程来自贡视察盐业工作。董老指出,“你们应抓住现有井矿盐和天然气,尽快建设盐化工城”。从陈家林收藏到的几张“齐心建设化工城”文艺汇演的演出剧照和演员合影照,可知这场汇演举办于1960年7月12日,时值盛夏,与火热的建设相呼应。

    陈家林还收藏到一张1961年国营大安三八餐厅获得先进集体后同“首长”的合影,只是他尚未考证该“先进集体”是哪一级组织授予的,“首长”是谁。不过,从照片上的题字看可以得知当年“国营”二字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还可以看出这家餐厅有些名不副实——27名员工中有11个男子,而与其同时代、闻名全国的哈尔滨市的三八饭店全部是女职工。

    由于我市是因盐设市,在新中国成立10多年后,我市的其他工业还几乎是空白,直到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才有了改变。为满足“三线建设”需要,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市频繁举办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培训班。陈家林收藏的市第二届焊接理论培训班学员的合影照,是新中国“首次西部大开发”这一伟大战略转移的一个见证。

    “富顺县航运工会成立纪念”(摄于1953年8月6日)、“富顺北京语音训练班结业留影”(摄于1956年8月28日)、“出席自贡市青年代表会珙县代表留影”(摄于1965年7月27日)、“市革委会驻木材公司军宣队全体同志留念”(摄于1971年6月9日)……这一张张老照片,将一件件往事凝固成永恒。

    烽火硝烟岁月留痕

    在陈家林收藏的上万张其他照片中,其分类整理成册的军人老照片别有韵味。

    “军人老照片有3000多张。”陈家林拿出5卷军人老照片说,他将其分为北伐军及美式戎装的国民党军,红军、八路军及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新中国成立后的解放军几大类。

    记者注意到,陈家林收藏的北伐军、美式戎装的国民党军、红军、八路军及新四军大都为证件照,其中一张“欢送王君振玉远足来海返哈离别留念”的照片,在一张挨一张的证件照中非常抢眼。该照片拍摄于1946年3月19日,从照片上的军人着装和题字,可知是两位国民党普通军官回上海与亲友相聚后,返回哈尔滨临行前与亲友的合影。

    相比较,陈家林收藏的解放军老照片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比较丰富,有军人单人照、战友合影、军人和家属合影,以及军人练兵照片、生活照片等。

    “我收藏到这张‘金堂县各界人民庆贺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立功大会’照片后,又通过藏友帮忙,收藏了多张胡修道的照片。”陈家林介绍说,据他考证,胡修道1931年出生,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先后参加了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上甘岭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战。其中,在1952年11月上甘岭战役中,他和班长及另一名新战士负责坚守597.9高地3号阵地,经一天激战,共打退敌军40余次进攻,歼敌280余人。1953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出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被授予“英雄”称号、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当天,他的家乡成都市金堂县为其召开了庆功会。回国后,胡修道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党代表,曾任某集团军副参谋长。2002年3月病逝于南京。

    据了解,抗美援朝期间,四川省军区特地成立了庆功团,负责召开庆功会及给英雄的母亲送锦旗等活动。陈家林就收藏到一张庆功团给一位英雄母亲献上一面上书“一人立功,全家光荣”锦旗的老照片。

    一张老照片,一段难忘事;一组老照片,一部特定史。透过历史的长镜头,昔日的人和事带给人们几多感慨,几多联想,几多启迪。

    自贡网记者 蒋周德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7-1 11: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soso__13265115023573665805_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