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9|回复: 1

    [摆龙门阵] 中国“PX”正在被妖魔化 其致癌性与咖啡同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 10: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

    [img=400,0]禁止外链[/img]


      卫星地图显示的新加坡裕廊岛埃克森美孚炼厂PX装置,距居民区只有900米。此外,世界主要PX装置据城区的距离也都不远,美国休斯敦PX装置距城区1.2公里、荷兰鹿特丹PX装置距市中心8公里、韩国釜山PX装置距市中心4公里、日本冈山县水岛工业区内有两个PX项目,离居住区最近只有不到2公里、位于川崎的PX工厂与居民区之间的距离不到5公里。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提供

      今年5月,中国石油在昆明安宁的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遭到民众的反对。其中人们反应最强烈的,是这个炼油厂将生产PX。  

      这不是PX项目第一次遭到抵制。2007年6月厦门PX项目、2011年8月大连PX项目,以及2012年10月宁波PX项目都在公众抗议声中停摆。

      PX项目究竟是什么?这个在全球蓬勃发展的新材料项目,缘何在中国就成了“过街老鼠”?让我们揭开PX的神秘面纱。  

      PX究竟是什么——

      根据国际标准,PX不算危险化学品,与我们喝的咖啡同属“可能致癌物”

      人们反对PX项目,甚至谈PX色变的根本原因,是认为PX项目不但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PX本身还具有很强的致癌性,严重危及人的健康。

      其实PX没那么“邪乎”!曾经长期从事PX生产的现任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解释,PX是para-xylene的缩写,中文学名“对二甲苯”,是一种液态存在、无色透明、气味芬芳的芳烃类化合物,尝起来甚至有点甜。

      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和《危险化学品名录》,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PX不算危险化学品。资料显示,无论是危险标记、健康危害性、毒理学资料,还是在职业灾害防护等标准下,PX都不属高危高毒产品。在欧盟,PX也仅被列为有害品。

      一项看起来温和的化工原料,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害怕呢?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PX中的“苯”。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认定,苯属于一类致癌化学物质。一类致癌物的含义是,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

      但是,IARC对PX的认定确在五个梯度分类中的第三类——可能致癌。该机构可能致癌的含义是对人类致癌性的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者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IARC对化学物质引起人类癌症危险性评价是目前公认的权威性资料。有趣的是,在其五类致癌物明细中,1991年赫然出现“咖啡”的名字,与我们“深恶痛绝的”PX同属第三类。

      虽然缺少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但石油和化工规划院院长顾宗勤也坦言,这并不表明PX完全无毒,它的特点是四个字,低毒易燃。有关医学资料也显示,人体吸收过量的PX,会对眼部以及上呼吸道造成刺激。长时间接触PX,也可能导致头痛、烦躁、抑郁、失眠、疲劳等症状,严重者,可以造成短期记忆障碍。美国的一个实验表明,PX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专家建议孕妇或者哺乳期妇女尽量减少接触PX,就像她们应尽量减少接触酒精、烟草和其他药物一样。

      说到低毒,有关研究毒性的专家告诉

    我们这样一个专业知识,学术上界定一种物质的毒性,通常采用半数致死剂量来描述。实验证明,大鼠口服食盐的半数致死量是3000mg/kg,PX为3523mg/kg,酒精为7060mg/kg。三者半数致死剂量简单的表述就是:食盐<PX<酒精。

      严谨的科学实验和权威机构得出的PX是低毒化学物质的结论,显然没有被更多的中国民众接受。“由于种种误解,导致不少人把PX项目当成了洪水猛兽。”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润生说。

    (文章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7-2 16: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soso__13035761543552792000_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