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91|回复: 5

    外出经商 屡创辉煌——筠连商人闯天下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4 23: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七里半 于 2011-7-4 23:47 编辑

    连,是四川省南部盆周山区的一个小县,以前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位置在那里。但由于有了大批的筠连商人外出经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创造西部人参与全国经济竞争的“筠连模式”,现在人们一提起筠连县,往往会说:筠连人会做生意,“筠连商人”成了代表筠连县的一块名片,从而提高了筠连县的知名度,成了筠连乃至宜宾的一块品牌。

    人们所说的会做生意的筠连人是指外出的筠连商人,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出的筠连商人从开初的摆地摊,到现在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生产、大流通。其中不少人经历了许多曲折坎坷,尝尽了各种酸甜苦辣,经历了数不清的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而现在,他们仍在不断奋发,不断地开拓进取,不断地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23: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一、走出家门 逐步发展

    1978年的寒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个人做生意合法了。1979年春季,一批筠连个体户悄然走出县门来到宜宾市,他们以街面设摊、在翠屏旅馆、东风旅馆居住等方式,在宜宾市东街、西街、马掌街等从事服装、小百货、鞋类、布匹的销售。当时以经营电视机罩、春秋裤等最为畅销。由于当时还需要布票,销售布匹的虽利润较高,但很不容易进到货,销量和经营户都较少。到1979年秋季,又有一些筠连个体户外出,逐步转移到自贡市的沙湾、王爷庙沿街为市经营,以零售百货、布匹(包括各种纺织品、化纤布料等)为主。他们中有的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大商场零买到货物,再通过坐火车运到自贡销售,利用物资紧缺和地区差价赚取利润;也有的通过关系在厂家直接拿到布匹发到自贡销售。1980年,在自贡的筠连个体户约有50户左右。随着经营的发展,随后几年间筠连个体户逐步向省内其它地方扩展,到成都、重庆、乐山、绵阳、渡口、达县、广元等地经营,以经营化纤、纺织品为主,被人称作筠连“涤纶帮”。1982年初,筠连商人在渡口市约有200户,在全省范围约有1000户。1983年以后,筠连“涤纶帮”逐渐走向省外,到陕西省的汉中、宝鸡、咸阳、西安,云南省的昆明、个旧、开远、蒙自,甘肃省的兰州、天水、张掖,青海省的西宁,湖北省的宜昌、沙市、恩施等地经营,仍以涤纶化纤的零售为主。1984年以后,筠连的个体户外出约有1.5万人,他们在成都市开始形成批发地段,以成都骡马市、正府街一带最为集中,他们多数住在勤俭旅馆、建设公寓、泰和旅馆、蓉新旅馆里,以所住旅馆房间为门面,或以在附近开店的形式从事布匹批发。外出的筠连商人已形成了一个群体,出现了一个无形的商业网络。1984年,一部分筠连商人曾低价购进成都、重庆等各大百货公司、商场大量积压的化纤布,通过空运到在青海省西宁市,批给在当地经营的筠连人零售,在两个月内一销而空。

    1985年,国家放开对纺织品的限制,外出的筠连商人以成都为中心出现大规模的经营,他们从广东省佛山市的西樵市场和江苏省苏州市的盛泽市场采购来布匹,通过火车运到成都等地面向全国批发。同时,筠连商人走向全国各地,以至于东北、西北等都有筠连个体户的足迹。1986年,筠连商人更广泛地走向全国,全国各大中城市均有筠连人的踪影。除经营涤纶化纤等纺织品外,还出现了餐饮、运输等行业,出现多元化经营的势头。当年,筠连商人约为3万人(连同从业人员),并开始进入大商场承租柜台销售布匹。同年,外出的筠连商人的中心逐步转移到西安市土门市场。当时西安土门市场共有经营化纤制品的个体户54户,其中筠连人就占49户。同时,在云南省昆明市新仁街市场亦有36户筠连的个体工商户在经营化纤制品。同年,国家对纺织品行业进行压产,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花色品种不对路、结构不合理而并非市场饱和。外出的筠连商人开始调整经营结构,努力使自己的销售对路。1987年,全国经济出现过快增长的势头。筠连商人的生意也日益兴旺,筠连商人逐步由原来的设摊方式转化到商场经营方式,由原来的零售到批零兼营及大规模的批发。1988年,全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一些大城市的大商场内各种存货被抢购一空。与此同时,筠连商人的生意出现高速发展,部分筠连商人聚集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西樵市场,从事面向全国的涤纶化纤制品的批发销售。

    1989年,国家实行经济紧缩政策,各行业的效益均处于低潮。是年,外出的筠连商人主流向南发展,以佛山市西樵市场最为集中。西樵市场是当时全国纺织品批发中心,周围环绕着几十家纺织品厂。筠连人在此摆脱了单纯从厂家进货搞批发的传统方式,开始同厂家联营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由筠连商人根据市场需求向厂家提供样品,厂家生产、筠连商人包销。筠连人开始涉足产品设计、工艺制作及染制工艺、编制工艺等。一部分筠连商人还从内蒙古、山西、辽宁等省包销胚布,运到西樵市场加工成各种西服呢、中长纺呢后再返销全国。1989年虽然全国经济处在低迷状态,但在西樵市场经营的筠连商人经营效益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全国各大商场经营的筠连商人大部分也效益较好,基本摆脱了在农贸市场设摊经营的方式。到1990年夏季,在西樵纺织品市场经营的筠连商人约有280户,总人数约为1200人。此外在全国各地,北起漠河,南到海南,西至喀什,东到丹东,都有筠连商人的足迹,除经营以涤纶化纤制品外,还从事餐饮、运输、娱乐服务等。1990年下半年,一部分筠连商人转向浙江柯桥的中国轻纺城,为更大规模、更大效益的经营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立足柯桥 创造辉煌                                                                              

    柯桥是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的一个镇,镇内的中国轻纺城市场是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也是亚洲最大的布匹交易市场。是一个汇集轻纺原料、布匹、服装、纺织机械等轻纺群体市场,全国各地的名优新产品、港台及东南亚国家的精品汇集于此,常年品种多达10000余种,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中国轻纺城内日均成交额超过6000万元,1996年布匹成交额为169.75亿元,绍兴县因此成为全国经济十强县之一。2000年,绍兴县政府由绍兴市迁到柯桥镇。

    在1988年中国轻纺城开业时,李思奇即到其第2号门市经营,为筠连“涤纶帮”在柯桥最早者。随着绍兴一带轻纺厂的逐步建设,一些筠连“涤纶帮”进货后就在此销售,市场逐渐开始繁荣起来。到1990年,中国轻纺城逐渐超过了广东西樵纺织品市场,一大批筠连筠连商人从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轻纺城。1990年至1993年,筠连商人逐步集中到中国轻纺城的主要批发地段东升路一带,形成筠连人(当地称四川人,实际上几乎全是筠连人)集中经营的区域。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发表后,在全国各地出现经商热潮,筠连县个体户人数大量外出,一些原戴有集体企业“红帽子”承租各大商场柜台的筠连商人逐步恢复其个体户身份,其中一部分也转移到柯桥中国轻纺城。在中国轻纺城的筠连商人中的带头人梁承业、陈大枢、李思奇等针对整个中国轻纺城经营中部分商家出现的漫天讲价、就地还钱及短码(即售出1米布只有98厘米)、以次充好等问题,号召筠连人严格自律,以良好的面貌树立筠连商人的形象。到1992年筠连商人在柯桥逐渐形成较固定的经营理念:所售布匹不讲价、不缺码,有问题包退换并负责往返费用。到1993年前后,筠连商人在全国轻纺制品行业中赢得了良好的商业形象,整个中国轻纺城数四川人(其实就是筠连人)的货最好销,生意也最好。

    自1988年后,柯桥一带的各轻纺厂出现效益低迷,筠连商人针对这种情况开始进入厂内,同不少厂家建立了包厂、定机、定产、包销等合作关系,使厂家纷纷改进工艺、更新设备,以无梭机取代了有梭织机,添置了倍捻机、强捻机等设备,实行产销合作,生产的产品快速进入市场,推动了柯桥乃至全国轻纺业的发展。以前筠连商人在西樵纺织品市场时多数只是买下厂方定了的板纹、花色、厚度的布匹,进入柯桥后此种方式的市场适应能力较低。筠连商人通过摸索,采取自己买来白胚,叫印染厂按自己的要求的花色品种染整,这样巧过了花色关。后来又发觉这样受板纹的制约,就又通过自己设计板样,由纺织厂出纱或自己进纱到厂里,按样生产白胚,再转印染厂染整。由此掌握了生产的主动权,随着四季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推出对路畅销的产品。通过筠连商人的刻苦经营和当地各界的努力,在1993年,中国轻纺城开始在整个东亚纺织品市场取得主导地位,同时使中国货逐步在市场中所占份额大量增多,原有的韩国、印度尼西亚和香港、台湾等的纺织品的市场份额大量减少。筠连商人经营布匹已实现了设计、纺织、染整、批发销售、二级批发销售、零售等产销一体化。同年12月28日,筠连商人自己的组织——柯桥筠连商会宣告成立,梁承业当选为首届会长。

    1994年后,筠连商人以柯桥为中心,除开设布行外,还开设有纺织厂、打卷房、托运处、运输组、餐馆、歌舞厅、美容院、火锅城等。筠连人在柯桥经商办企业的达380户左右,常住人口约8000人,占到了柯桥镇人口的20%,每天到柯桥进货的筠连人达5000人左右。中国轻纺城中集中的批发点——东升路,两侧90%以上的门市被筠连人经营,被称作“筠连一条街”。从1991年到1996年间,一些风靡全国的纺织品服装面料,如“高尔夫”、“加士拿”、“摩尔登”、“新力皱”等,其设计、生产、销售均出自在柯桥的筠连商人之手。1994年,中国轻纺城的销售总额为150个亿左右,筠连人约占其中的三分之一。筠连人每年为柯桥镇交各种税费达1个亿左右(含税收、各种规费、房租等),为绍兴、萧山两地上缴各种税收达3个亿以上。

    与此同时,筠连人还在全国各地的二级批发市场开展轻纺制品经营。1995年,在北京的木樨园、西单、王府井、万鑫朝阳批发市场和河北的石家庄、河南的郑州、山东淄博的周村、湖北武汉的汉正街、湖南的湘潭、云南的昆明、贵州的贵阳、陕西的西安、甘肃的兰州、新疆的乌鲁木齐、四川成都的荷花池市场等,均有筠连人在那里经营。他们多数从在柯桥的筠连商人中进货,到自己的经营地从事二级批发。此外,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商场,也有筠连人在那里从事布匹的零售经营。如在当时北京的20多家商场内的设立的大新纺织品专柜,基本上由筠连人经营。在1994年至1996年这3年的时间内,每年约有6—7万筠连人在全国各地从事以布匹为主的经营,约占全县人口的20%,汇集了一支庞大的商业大军。

    筠连商人在全国经营纺织行业的成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1995年5月27日,筠连外出商人较多的巡司镇和中国轻纺城所在地的柯桥镇在柯桥签订经济合作协议,结为友好镇。同年10月22日,柯桥镇党政领导一行8人专程到巡司镇参观考察。1995年5月,筠连县委、县政府派出工作组赴柯桥采访,回县后制作了《勇闯商海的筠连人》电视片,先后宜宾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播出。省内不少理论界人士开始以筠连“涤纶帮”为主题,提出“西部温州——筠连模式”,认为筠连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不等不靠,创造出了西部人参与全国市场竞争的新领域,完全不同于西部其他地方以输出劳务为主的参与方式。1996年10月,县长潘贵湘率县政府代表团到柯桥慰问柯桥筠连商人。1997年7月,宜宾市副市长魏在禄率宜宾市民营经济考察团专程到柯桥参观考察,对筠连商人取得的业绩提出了很高的评价。1997年 5月,四川省省委书记谢世杰、浙江省省委书记李泽民一行到中国轻纺城看望了筠连商人。在1993年至1998年间,《浙江日报》、《绍兴日报》、《绍兴晚报》、《四川日报》、《四川农民日报》、《民营经济导报》、《宜宾日报》、《当代宜宾》等省内外报刊都先后从不同侧面报道过筠连商人的业绩。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23: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三、锲而不舍,积厚重发

    商场如战场,没有常胜将军。1997年后,筠连商人一部分生产经营规模继续扩大,开始出现向外贸方向拓展;另一部分则出现亏损,并在1998年亏损面扩大,出现了一些原积累有上百万、几十万资本的筠连商人亏损近半的状况,一部分筠连人开始撤离柯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衣着服饰的需求出现多样化,对涤纶化纤制品的市场份额的需求有所减少。由此造成涤纶化纤制品的销售额减少,这也对整个筠连商人的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由于1991年至1996年之间筠连“涤纶帮”在中国轻纺城的生意较好,全国各地(包括筠连人)大量拥向柯桥,在1997年里在柯桥的筠连人数高达2万人。使在柯桥中国轻纺城经营的各种费用大幅度上涨,1993年至1997年,柯桥东升路(即“筠连一条街”)经营一间门面的基本费用在200万元左右。进入1997年后,染整一批布匹约需资金30万元,资金较少者往往染整一批布匹积压后就再无力从事经营。一些较成功的筠连商人,向国外扩展经营时贪多求大也造成了亏损。第三、大部分筠连商人在经营纺织品中取得了成功。但同时又形成了大家都挤在一条船上的不良局面。这些都是筠连商人在柯桥中国轻纺城经营出现一部分亏损的原因。

    虽然受到了挫折,但一出家门就闯天下筠连商人并没有气馁,经过1997年到1999年三年经营,外出的筠连商人出现分化,开始向几个方面去进行新的拓展:

    一、一部分在柯桥的筠连商人继续保持良好的经势头,经营效益、规模不断提高。有的直接经营外贸出口,如钱勇开办了多彩鑫纺织公司和磊鑫纺织有限公司,郑昌林开办的世纪宏丰有限责任公司,陈志远开办的绍兴志远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等,就是同他人联营轻纺制品出口业务。一部分人以中国轻纺城为依托,开始出国经营,如王文建、陈光宗、郑昌林、曾志远、黄祖文等人先后到过阿联酋、韩国、菲律宾、泰国、越南、法国、德国等。1998年 4月,四川省省长宋宝瑞和浙江省省长柴松岳一行到柯桥看望筠连“涤纶帮”。宋宝瑞省长向全体筠连商人作出了三点指示:“筠连个体户要遵纪守法,做好生意;要响应计划生育号召,搞好计划生育;要加强团结,争取回家投资建设家乡。” 同年8月, 中央电视台播出反映筠连“涤纶帮”的电视专题片《他乡、故乡》,继续对创造“筠连模式”的“涤纶帮”表示宣扬和关注。1999年12月,柯桥筠连商会正式改组为中国轻纺城四川商会,吸收了其他四川籍的商人入会,扩大了以筠连“涤纶帮”为主的四川商人的影响。经过1997年到1999年的激烈市场竞争,在柯桥的中国轻纺城留下来的筠连“涤纶帮”经营规模继续扩大。在2000年和2001年,中国轻纺城东升路上的180余间门市仍有80余间由筠连“涤纶帮”经营,约占总数的40%。到2007年,整个柯桥仍有2万多筠连在此经商和务工。

    二、一部分筠连商人开始转行,母光利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母光利1993年到柯桥中国轻纺城市场经营,他从繁荣的中国轻纺城中看到:每天来中国轻纺城进货的客商很多,所进的货物都需要通过托运发往各自的经营地。于是便开始转行搞起了公路托运。经过3年多的公路托运经营,母光利从中积累了经验和资金,享有了较好的信誉。1998年3月,他创办了泰和铁路行包专列快运有限责任公司,自任董事长,开通了柯桥——成都、重庆的火车行包专列,是当时全国第二列、华东第一列火车行包专列,国家铁道部副部长刘志军、浙江省副省长柴松岳及杭州市、绍兴市和有关县、镇领导都到场参加了开业典礼,中央、上海、浙江等电视台及《人民日报》都派记者到场采访并作了报道。经过两年多的经营,企业效益可观,2000年4月18日,母光利又创办了广通铁路行包专列快运有限责任公司,开通了柯桥——北京、石家庄的铁路行包专列,业务已拓展到了汽车、火车、飞机托运联营。现在母光利的二家公司已拥有11个内设机构,外设有杭州、宁波、义乌、石家庄、北京等5个办事处,并与全国14家托运公司保持着经常的业务关系。已经营了两条火车行包专列、9条汽车货运线路、4个航空专柜。其经营规模在浙江省托运行业也算佼佼者。母光利的两家公司每年上交到铁路部门的运费(含税收)达1个亿以上,其余线路年纳税额达200多万元。此外,家在筠连镇百花村的杨福、杨贵兄弟在上海开拓经营艺术玻璃行业,在整个全国市场内都有一定的份额。

    三,一部分外出的筠连商人利用在外经营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回家乡宜宾及筠连投资办企业,投身家乡建设,投身西部大开发。2000年底,“涤纶帮”中的领头人之一李思奇回到宜宾投资,市委书记高万权、市长李敦伯、副市长刘捷、市政协主席魏在禄等先后同他会面,高万权书记对他高度地评价说:“‘筠连商人’是宜宾的品牌,是宜宾的骄傲,是四川的骄傲!希望你们回来建设家乡,我们已经讲了六七年了!你们现在回来了,家乡人民表示热烈欢迎!”2001年4月,在宜宾市委书记高万权、市长李敦伯的主持下,占地350亩的江北建材城正式开工建设,李思奇首期投入土地款及平场费1540万元。江北建材城现已投入使用,营业面积达20万平方米,已成为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以经营建材产品为主的综合性市场。回家乡筠连投资的筠连商人就更多了,1995年外出经商人员余成回乡领办的筠连县金鑫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外出人员回乡投资的大型企业。1997年以后回家乡投资办企业成为热潮。2000年8月,宜宾醒世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2年,金缘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6年,浙商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在县内的平原煤矿、马灵光煤矿、琼兴煤矿、志鸿煤矿、朝阳煤矿、马蹄电站等,都有外出的筠连商人回乡的投资。这些企业都是筠连商人回乡后和投资兴办的,而且经营的多数是近几年新兴的产业。他们从外面带来了较为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筠连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筠连商人二十多年的外出经营,从开初的摆地摊,到现在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生产、大流通。其中不少人经历了许多曲折坎坷,尝尽了各种酸甜苦辣,经历了数不清的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创造了西部人参与全国市场竞争的“筠连模式”,现在,在外地的“筠连商人”正在发生蜕变,也许以后他们不再主要经营纺织品了,但是,这批从西部贫困山区走出来的筠连商人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开拓进取,必将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筠宣】(温涛)
    发表于 2011-8-16 0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此文为我写的。
    发表于 2011-8-30 13: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筠连十个家庭,七个都是出去经商过的。
    发表于 2014-3-31 23: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留守儿童大县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