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21|回复: 1

    [摆龙门阵] 神舟八号今日发射 将实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08: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1.jpg

    中新网11月1日电 “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今日凌晨将运送“神舟八号”飞船升空,与正在轨稳定运行的“禁止外链”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实施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以突破和验证航天器自动交会对接技术,验证组合体工作模式,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10月31日宣布,“禁止外链/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五次会议研究决定,神舟八号飞船瞄准11月1日5时58分发射。9月29日,“禁止外链”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经过两次变轨,并完成在轨平台测试和变轨调相,目前禁止外链正在高度约343 千米的近圆轨道上运行,等待与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神舟八号”飞船为改进型载人飞船,沿用返回舱、推进舱和轨道舱三舱结构,全长9米,舱段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千克。增加了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敏感器等交会测量设备,以及主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对接机构采用导向板内翻式的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对接后可形成0.8米的航天员转移通道。

    发射神舟八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是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对助推器、控制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等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可靠性和入轨精度。火箭全长约58米,起飞质量约497000千克,运载能力不小于8130千克。

    交会对接测控通信网由2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16个国内外陆基测控站、3艘测量船,以及北京飞控中心和西安测控中心组成。

    神舟八号飞船返回的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以西阿木古朗草原。

    飞行程序程序详解

    据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发布的方案,首次交会对接为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对接目标飞行器为禁止外链,追踪飞行器为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

    远距离导引段自神舟八号飞船入轨后开始,在地面测控通信系统的导引下,神舟八号飞船经五次变轨,从初始轨道转移到330千米的近圆轨道,在距禁止外链目标飞行器后下方约52千米处,与禁止外链目标飞行器建立稳定的空空通信链路,开始自主导航。

    自主控制段经历寻的、接近和平移靠拢三个阶段,神舟八号飞船通过交会对接测量设备,自主导航至与禁止外链目标飞行器接触,自主控制飞行过程约144分钟。

    对接段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在15分钟之内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四个过程,最终实现两飞行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组合体飞行段由禁止外链目标飞行器负责组合体飞行控制,神舟八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对接机构解锁后,两飞行器分离,神舟八号飞船撤离至距禁止外链目标飞行器140米处停泊,按照对接程序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再次构成组合体。

    组合体继续飞行2天后,进入分离撤离段,两飞行器再次分离,神舟八号飞船撤离至距禁止外链目标飞行器5千米外的安全距离,交会对接试验结束。

    尔后,神舟八号飞船按预定返回程序飞行,返回舱返回主着陆场;禁止外链目标飞行器变轨升至高度约370千米自主飞行轨道运行,等待下一次交会对接。

    根据交会对接任务计划安排,将于2012年发射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再进行两次交会对接。其中神舟九号飞船是否载人,将根据神舟八号飞行任务评估情况决策,神舟十号飞船执行载人飞行。

    通过上述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将使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神舟”飞天历程

    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一号飞船进行第一次无人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考核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验证飞船返回控制等主要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2001年1月10日至16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飞船进行第二次无人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考核,进一步检验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和匹配性。

    2002年3月25日至4月1日、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6日,中国先后成功发射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飞船进行第三、第四次无人飞行试验,火箭逃逸、飞船应急救生等功能均为真实状态,飞行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状态一致。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中国成功进行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76圈,历时4天19小时33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国成功进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翟志刚与刘伯明、景海鹏在太空飞行46圈,历时68小时,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实现了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11-3 11: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支持你一个 昨天晚上我也在看 中国将是世界第三个国家拥有空间站的大国 自豪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