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筠连县筠连镇上活跃着这样一个艺术团体,他们平均年龄在53岁左右,一个个乐观爽朗、身姿卓越、能歌善舞、精神焕发。他们快乐的身影时而活跃在公园里,时而闪烁在广场上,时而又在儿童福利院或是敬老院里热情放歌、欢快起舞,用自己高昂的情绪感染、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他们只是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自发组织的一个团体——阳光艺术团。
搭建百姓唱歌平台 8月24日晚上8点,筠连县筠连镇玉壶公园里乐声悠扬,歌声欢畅,伴着婉转的音乐,公园里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 记者走进一看,原来公园中央搭建了一个并不算大的小舞台,背景上“中国梦,我的梦,想唱你就来”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原来,这是阳光艺术团为群众们搭建的练歌平台。许多喜爱唱歌的群众驻足围观,中间不乏胆大的,纷纷跳上舞台,一展歌喉。“我们为群众搭建这样一个唱歌的平台,免费为爱好唱歌的群众提供音乐设备,我们团里的成员也会上台演唱,大家相互交流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兴趣爱好,又可以提高艺术团的演出水平……”阳光艺术团团长白成林告诉记者,现在,每周的周六周日,从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都会在玉壶公园里搭建这样一个唱歌平台,每周还会评选出优秀的演唱观众,在年底再组织一次大型的歌唱比赛。 记者注意到,上台唱歌的群众不在少数,最小的6岁,最大的已经85岁高龄了。“感谢阳光艺术团给我这个表演机会,我平时就喜欢唱歌,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有这样的机会,今天没发挥好,但是很开心,下次我还要来唱!”陈琨义老人今年67岁了,家就在玉壶公园附近,每晚他都会陪老伴儿到公园里锻炼身体,跳坝坝舞。如今,自己也有“舞台”可以一展特长,老人乐得合不拢嘴。
将“阳光”带到各处 “竹板打得嘟嘟响,台上有话对您讲,十八大,新气象,中国梦主题大家唱,新班子,聚能量,国富民强记心上,你我他,紧跟上,你在行,我在行……”在筠连镇中城社区的一个院坝里,阳光艺术团的几位成员正加紧练习着他们刚刚创编的一曲快板。 说起艺术团的成立,是巧合也是机缘。2008年镇上开展唱红歌比赛,社区组织了几个文艺爱好者组成了临时的红歌队,而就是这样几个人,不断发展,由最初的唱歌,延伸到舞蹈、小品、快板、川剧等多个节目表演形式,逐步形成了如今已有成员50余人的阳光艺术团。“我们团里有专门的乐队,有歌舞队,还有小品队、戏曲队等等。”说起团里开展的各个节目,阳光艺术团副团长杨月兰很是骄傲,她告诉记者,团里的所有节目都是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创意,自编自导自演,就连服装、道具,也都是大家一起商量着设计、制作,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每一个成员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着。 县里、镇上的各种文化活动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尤其是送文化下乡,更是艺术团热衷的事儿。“我们就是希望将自己的快乐带给大家,感染大家,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杨月兰说,自己没参加艺术团以前,退休闲得无事便打牌,可参加团里的活动后,整个人焕然一新,每天都要忙着排练节目,生活健康而充实,还结识了一帮好姐妹,在艺术团里,她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和无数的感动,因此,她也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将这份情感传递开来。
三次挑战央视《星光大道》 说到舞台经验,每个月大大小小的演出已经让团里的队员们个个身经百战,可真正要说上过大舞台的,那就非单清光莫属了。 单清光今年40岁,还记得随团第一次登台表演,她紧张的连连走音,台下一有掌声,便会让她措手不及,可就是这一次又一次演出经验的累计,如今的单清光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台风稳健的歌者,她三次登上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参与海选录制,更是让她多了几分大气和淡定。“这也是我父亲的一个心愿,他希望我能够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唱歌,于是我打电话报名参加《星光大道》,电话拨不通,我又给毕福剑写信,后来便接到了节目组编导邀请我参加海选的电话……”单清光回忆,当时参加面试的有一千多人,每个人实力都很强,走上这个舞台,她并不是想一夜成名,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歌唱爱好者,能够真正感受大舞台的魅力。那一次,单清光并没有接到晋级通知,后来,在艺术团姐妹们的鼓励下,她又去了第二次,第三次……“失败我不怕,只要有机会就要把握。”从单清光的眼睛里,记者看到了一个歌唱爱好者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原标题:阳光艺术团:将“阳光”撒进群众心中 作者:记者 刘婧 刘燕蓝 罗强 文/图 来源:宜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