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李秋妈妈罗远芝义诊。
《17岁女孩 带着妈妈去上学》追踪
一堂励志班会,一顿丰盛晚餐,两位骨科专家医生义诊……昨天,“带着妈妈上学”的女孩李秋度过了一个难忘的17岁生日。看着一份份满载爱心的生日礼物,李秋和妈妈的脸上满是笑容。“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都不晓得该咋个办。”在采访时,这是李秋和她妈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捐款
校友发起募捐倡议 母女还收到匿名汇款
昨天下午最后一节课,筠连中学高三(2)班召开了新学期第一堂班会课,这次班会的主题是励志。由于昨天是李秋17岁生日,班会课上,同学们为她送上一束鲜花,递上了一个装满了全班70多位同学爱心祝福话语的心愿瓶。同时,还送上由全班同学自发募集的1348元爱心款。1348元,这笔钱不算多,却是全班同学最真挚的祝福,也是他们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其实,我们班上大多数同学家庭情况并不是特别好。但是他们都从不够宽裕的生活费中,给我募集了那么多钱,真的很感谢同学们。”拿着心愿瓶和鲜花,李秋很是感动。
经华西都市报、华西城市读本报道后,李秋带残疾妈妈上学的励志故事被广泛关注,她的校友们也被其深深感动。在得知李秋妈妈做手术需要一大笔资金时,筠连中学的同学自发为李秋发起募捐倡议。“有个高一新生的妈妈在看了报道后,专程跑到学校看我妈妈,并送来200元钱。”李秋说,这个阿姨家里的条件并不好,但她不停鼓励我,希望我们两个家庭可以共勉。就在开学第一天,李秋和她的妈妈还收到了来自成都的1000元爱心汇款。“这个好心人并没有留下姓名,只留下了一个地址。真的很感谢他。”李秋妈妈罗远芝说。
在李秋的一个本子上,记满了曾经给予过她帮助的好心人的联系方式,“我们现在也没有能力来还这些爱心,但是我们想借此对这些帮助过我们的人说声谢谢。”义诊
骨科专家上门服务 免费为李秋妈妈看病
在得知李秋最大的生日愿望是妈妈能够站起来后,共青团宜宾市委、筠连县委积极协调,宜宾市一医院在了解到李秋带妈妈上学的励志故事后,也非常愿意伸出援手。 昨天下午5点半,宜宾市一医院志愿服务专家团的两名骨科专家—宜宾市一医院骨科副主任王学文、骨科副主任医师张广平,来到筠连中学李秋和妈妈临时的“家”,给妈妈罗远芝义诊。
李秋把妈妈罗远芝扶倒在床,王学文先后给罗远芝看了膝关节、髋关节。而张广平则详细看了下此前罗远芝在医院检查时的病历单。“你的关节变形比较严重,且内风湿性关节炎也比较严重。”王学文告诉罗远芝。当王学文、张广平两位医生提出想要看下罗远芝腿部的X光片、CT时,罗远芝和李秋摇摇头说,“现在还没有拿到。”这时,两位医生对她们说,“为了确定你现在的病情,建议你先去拍膝盖和髋关节的X光片和CT。你可以就在筠连县人民医院拍片,我们网络可以共享。等你片子出来后,我们再详细给你诊断。”王学文说。
医生义诊结束后,筠连中学校方建议,如果要做手术,希望能够等李秋参加完高考后再进行。“而医疗费方面,我们学校可以为她发起校园募捐。”筠连中学副校长兰刚说。联动
宜宾多个部门施援 解决其住房、医疗等问题
昨天下午,筠连中学又给李秋送来600元,而筠连中学食堂老板不仅为她和母亲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还给她送来1000元钱。据悉,8月30日,筠连县教育局已经把李秋作为国家励志成才典型向宜宾市教育局报送,而市教育局已经向省教育厅推荐。同时,筠连县教育局表示,县教育基金会将尽量对李秋母女予以帮助。
从2005年开始,李秋母女已经纳入了农村低保,目前每个月的低保费已经有430元。另外,她们每年还能领取到补助生活费2000元。而筠连县残联也已发放了2000元残疾人子女补助到李秋手上。从2006年至今,筠连县妇联也一直以每年300元资金帮助李秋母女。而李秋所在的大雪山镇,也多次给她们母女俩每次500元左右的临时救助。
接下来,筠连县民政局将尽量上调李秋母女的低保保障额,在罗远芝做手术后尽量把她纳入大病医疗补助。同时,筠连县残联也将罗远芝纳入残疾人子女补助。如果她做手术,可以协调省、市、县三级补助金额。此外,大雪山镇政府将对李秋老家的房子予以修补,协调新农合解决部分医疗费用。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陈淋 摄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