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9|回复: 0

    [教育理论] 时任大乐中心校校长王泽付讲述李久强的捐资助学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6 21: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本帖最后由 蜀郡 于 2011-11-6 21:39 编辑

                      ——记筠连县巡司镇河坝煤矿矿主李久强
                      王泽付   本刊记者李和平/  特约记者严红/
                              
          519日,筠连县巡司镇河坝煤矿矿主李久强驱车匆匆赶往武德乡乡政府,他此行是专程送去为汶川灾区准备的1万元募捐款。这样的捐款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了,近年来,他给大乐片区捐出的善款达到了50余万元。
          自强,扶危济困
          李久强现在40多岁,生活俭朴,待人真诚热情。1990年前在巡司以卖生猪为生,生活艰难;1991年到浙江发展,经过几年的奋斗,小有成就;1994年他回到大乐乡鱼池村与朋友一起开办了河坝煤矿。其间经历了市场兴旺的快意,也吃尽了生意凋敝的苦头。特别是2001年,煤矿陷入极度困境,债台高筑,几近破产,但是李久强顶住了压力,随着煤炭市场行情的好转,河坝煤矿的生产经营状况也逐步好起来,但由于历史债务原因,李久强并非一夜暴富,有难以计数的财产。可贵的是,他一直保持节俭的品性和朴实的生活方式,还拥有一颗扶危济困的美好心灵。特别是对于地方公益事业,他更是热心支持,努力帮助困难群众。
    未命名.JPG
          1999年至今,他资助鱼池村王启华的外孙子女读书已有数年;2000年元月至今,他资助鱼池村五保老人王启贤每月200元生活费,还请了保姆服待老人;20034月,他出钱维修沟渠解决农田灌溉;200312月,他资助低保户肖世江现金500元;200412月,他免费为贫困家庭送煤炭;20054月,他出资2000元,帮助中心校筹办运动会。2002——2005年,他资助县内大学生已达50多名;20062月,他资助鱼池村修便民水泥路。十余年来,李久强为当地支援出的财物金额已达50万元,一桩桩、一件件实事,赢得了当地干群的好评,企业发展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助学,解燃眉之急
          对大乐中心校的师生来说,李久强是大家心目中的大恩人。大乐全片区共有学校7所,其中中心校一所,系九年一贯制学校,村完小2所,其余为初小,全乡共有学生1708人,教师76人。中心校现有学生933人,教师45人。经过普六、普九,教学硬件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教师宿舍严重不足,其中有一处是建于70年代的砖木结构房子,已属危房,不能居住。学校既没有学生宿舍,也没有师生食堂。8个老师挤住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旧教室里,5个老师挤一间12平方米的房子,有19个教师没有宿舍,只好每天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将大部分时间,精力和部分工资都浪费在了路上。中心校的学生由于没有地方住宿,离校远的(如金门、胜利、长征三村)学生,每天早晨点着火把或者身背蓄电池矿灯照亮山间小路出村,走两三个小时的崎岖山路到校,坐在教室里,大腿以下全是湿的,又冷又饿又累;放学以后,又翻山越岭回家,还没有走到一半路程,天就完全黑了,真正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了路途上。而且,对于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来说,是极大的安全隐患,全乡每年都要发生几起学生摔伤的事件。
          老师生活的种种艰辛,学生入学的种种困难,乡党委、政府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恨不能一下子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可是,修建学生宿舍、师生食堂的资金,动辄几十万元,确实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解决。虽然经过积极努力的争取,但由于资金缺口太大,学校师生综合楼工程一直未能启动。
          200635日,大乐乡河坝煤矿业主李久强专程找到乡党委、政府领导和中心校负责人,主动承诺捐资30万元帮助中心校建设学生宿舍、修建师生食堂,并希望能尽快完善相关手续,早日动工。30万元对商界的成功人士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 30万元对于大乐乡近两千师生来说,却是久旱里的一阵甘霖。当别人问到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人的举动时,李久强表示:这不是他一时的冲动,是一直埋在心底的愿望。他自己只是一个小学生,奋斗了半辈子,深受缺乏文化的苦,心里一直在想,企业发展以后,一定要为教育尽更大的力量,为大乐乡的师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让他们多学文化知识,让大乐乡多出人才。最近两年,他多次到学校调查,目睹了全校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诸多艰辛,原计划把捐赠资金安排在下半年,现在毅然决定,压缩其它开支,优先解决这一事情,实现自己多年来的心愿,解决中心校近两千学生的燃眉之急。
          发展,造福一方
          经历了穷困潦倒,举债无门的艰难生活,现在逐渐富起来的李久强有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深度感悟,他认为:企业与群众是鱼与水的关系,鱼儿离不开水,而水因为有了鱼,才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没有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企业今天的发展。个人的钱再多,也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多做好事,才是实现个人价值的终极目标,我现在做得还不够,还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的确如此,李久强现在又有了新的打算:先捐30万元修建师生综合楼;再修一条乡村公路,方便当地200多群众出入;出资修建鱼池村两个组的饮水工程,解决旱山村的缺水问题;倡导远兴煤矿、药尔山煤矿和河坝煤矿一起出资铺设两河口到大乐的水泥路,改变大乐乡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对于他所想所做的事,李久强很多感慨,他说:“我们办企业,一方面为了追求利益,以实现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将产生的效益回报社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要企业发展,就要造福一方,只有这样,才实现了做人的价值,才是一个有尊严,受尊敬的人!”
           原载教育频道网:禁止外链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