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14|回复: 18

    [网友观点] 筠连抗战老兵黄跃成1942年入远征军独立18团,左眼残疾,现每月低保57元,请大家帮帮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4 00: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16.jpg



           黄跃成,1925年生,籍贯:四川宜宾筠连
    县,1942年加入远征军独立18团,驻守云南镇康,1943年驻扎镇康,44年任军需少尉。在保山负责为龙陵、芒市前线部队供应武器弹药。抗战胜利,因为家里穷,需要劳动力种田养家糊口,就回了家乡。如今还在做农活,左眼残疾无钱医治,每月只有低保57元。



    筠连抗战老兵黄跃成资料登记表   

    4.jpg
          
    姓名:黄跃成(男)
    出生年月1925412
    民族:汉族
    籍贯:四川宜宾筠连县
    现住址:宜宾筠连县腾达镇王和七组   
    身体状况:身体基本健康,眼睛明显残疾症状。           
    困难等级:低保57.2/               
    子女情况1女,黄祖群,已婚。
    部队番号:远征军独立18
    部队职位:军需少尉
    入伍时间1942
    从军经历  

    1942年参军,当时的团长是自贡人,名字张寰清、副团长是筠连乐义人,名字乐立功。参军前名字黄跃成,为了表示自己参加抗战决心,改名为黄烈忠。因为副团长是老乡,名字叫乐世栓,为了鼓舞我们士气,副团长带头改名字叫乐立功。营长刘继、副营长刘季和。

    我们部队驻守云南镇康,专门负责为龙陵、松山、芒市在前线的部队供应武器弹药。1943年我们到达镇康呆了大约一年,44年下半年到宝山土地庙驻扎,那个时候我已经是军需少尉了。因为我是高小文化,我的军需中尉就是我原来的老师,是他叫我去当兵的。当时乡里面到处抓壮丁,我一家四个兄弟。老师叫我去,就说只要我去当兵,就不会抓我家里的壮丁了。老师通过部队给我家里开了我当兵的证明,乡里就不在抓我家里壮丁了。我的军需长官刘映光老师后来去了台湾,落实政策的时候回到乡上还专门开了证明,同时也证实了我的抗日老兵身份。

    我们部队里面军需少尉不管人,只管理武器,我们这里三个人,军需少尉杨少奇管钱,哪个部队需要钱,只要拿到上级的条子,杨少奇就发钱。军需中尉刘映光管理粮食,我管理步枪、弹药、军服。因为我脑筋好使,老师和杨少奇经常出去,就喊我帮他们发。反正有条子算账,不会出错。

    抗战胜利,我没有参加内战,老师喊我去台湾,因为家里穷,需要劳动力种田养家糊口,我就回家乡了,老师去了台湾。
    老兵近况:
    黄老家里四个兄弟都已经去世,目前生活全靠女儿女婿一家。每月只有57.2元低保。左眼坏了,想看病,没有钱治疗。多次到乡里反映,没有办法解决,因为他拿不出参军证明,也拿不出退伍证。台湾的老师战友开具的证明乡里面不承认。目前生活困难,居住在偏僻乡村山顶上,希望得到救助,希望能有钱治疗眼睛。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9-24 01: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支持热心人士的善举。
    发表于 2013-9-24 11: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向抗日老英雄致敬!真的是不知道呀!请各级政府部门多关注一下吧!
    发表于 2013-9-24 11: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老兵不死  只有凋零
    发表于 2013-9-24 16: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德阳
    政府啊征服。。。
    发表于 2013-9-24 18:1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
    为什么真正需要低保的、而工资却那么低、、那些自己上班工资都能领几千的、而且没任何残疾的、低保工资都能领一两千、、请问这社会怎么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得不到帮助。
    发表于 2013-9-24 21:1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向革命老前辈致敬
    发表于 2013-9-24 21:1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向革命老前辈致敬
    发表于 2013-9-25 01:0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
    政府唉政府正在腐
    发表于 2013-9-25 10: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img=430,0]禁止外链[/img]

    禁止外链 (44.24 KB, 下载次数: 0)
    禁止外链  保存到相册
    5 分钟前 上传




              四川省宜宾地区筠连县腾达镇王和七组的高山上,居住着一个抗日老兵,名字叫黄跃成。我们于2013年9月18日这个特殊意义的国耻日,爬坡上坎,挥汗如雨,颠簸爬山几十分钟,终于来到黄跃成面前,这个过去参军保家卫国的抗日军人对我们说:几十年从来没有人上来看过他,从来没有人以志愿者名义,以国家名义对他进行过慰问,尽管他多次到相关部门申诉,希望落实自己曾经是保家卫国军人这个事实。

               时光摧冶炼人的内心世界,岁月摧残人的外观容貌。今天出现在我们眼前的黄跃成,眼睛明显残疾了,老人说那是没有钱,好想有人给点钱把眼睛治好。眼睛好了,才好继续干活、继续种地,种玉米、选花生、种蔬菜,打整屋子,都要眼睛看得见才行。老人用残疾的眼睛看着我们,那种希翼的眼神,那种需要光明的渴求,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

             不说自己的痛苦,不说自己的生活的窘迫,我们走进黄跃成身边,大汗淋漓中感受到回家的温馨,温暖。在腾达镇等着我们,陪着我们上山的女婿给我们张罗了温水毛巾,让我们洗脸擦汗。煮熟的花生摆在凳子上,一个劲请我们吃,破旧但是却干净的屋门口堆放着花生,看上去种子不怎么好,收获的花生很小。没有多少时间观察黄跃成家里情况,时间很紧张,走到黄跃成家里时间已经5点钟了,因为沿途塌方,等待处理花去了大半个小时。

             我们有专门的记录老军人战斗的文字,在这里我们通过和老人家交谈,感受的是老人家过去保家卫国时的那份复杂情感。当我们看到老人家保管的那些申诉资料,看到老人家那本领取收入的养老金卡,一切语言就都显得苍白和无力了。给黄跃成老军人说一些什么?我们志愿者能够给与过去保家卫国的国家抗战军人什么保证?他们的现实窘迫生活遭遇我们能够救赎多少?我们自己灵魂能够救赎多少?

             “老人家,今天我们四川抗日老兵救助会发给你的第一笔400元慰问金是来自全国志愿者、爱心人士、关爱抗日老兵的人们。我们是受他们委托,转达他们对你们的尊敬和关心,你老人家受苦了,请你老人家收下这份微博的礼金”。

             在反复推辞后,黄跃成终于相信这笔400元钱是真的发给他以后。这位昔日参与各种抗日战役的军需官,抗日英雄竟然在我们几个毫无意识的情况下,突然跪在了我们面前,嘴巴里面还接连说着:“我受之有愧,我不认识你们啊!......。”慌乱中我被黄跃成老人家的举动震惊了,慌忙搀扶起老人家,眼泪夺眶而出,哽咽着对老人家说:“老人家,您老千万别这样,折寿啊!应该是我们对您老人家下跪才成啊!对不起你的是我们,我们来晚了啊!”

             时光,在此一刻凝固;情感,在此一刻宣泄在浩瀚的思维星空中。。。。。。

             这是一幅谁也预料不到,谁也不想看到的一幅震惊世间的画面啊!我们一直拿着相机、摄像机的手都没有记录下来黄跃成下跪的瞬间,都抢着涌上来,把老人家搀扶起来。但是,这个黄跃成下跪的瞬间,这个昔日驰骋抗日战场的中国抗日军人今天为了区区400元下跪了,他跪的是贫困,他跪的是从来不认识他的志愿者给他送来了微博的慰问金,他跪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始终还是有温暖啊!黄跃成跑了数不清的路,想通过规范的渠道给自己争取一点点正当的福利,可是想法虽然一点没错,现实永远残酷啊!

             我们都把黄跃成下跪的瞬间留在了自己的记忆里,泪水表达着我们的情感,语言已经消失,只有紧紧搀扶着老人矮小的身躯,把老人激动心情平复下来。一个中国昔日的抗日军人,几十年隐身在宜宾筠连这个深山老林里面,含辛茹苦,艰难期盼着有阳光的一天,让他感觉温暖,感觉爱。他当初给与这个国家的就是温馨,就是爱啊!他为自己晚年拿了三到四年每月50多元的生活费欢呼高兴,也为逢年过节卡里面多了一两百元感激涕零。当他拿着7月4日那个民政部关于要求善待抗日老兵文件四处求告无门时,残疾的双眼是那样的无助和失落。面对全国志愿者的爱心,面对四川抗日老兵救助会志愿者带给他的爱心,老军人下跪了,跪的利落,跪的干脆,贵的我们心尖尖颤抖啊!

             中国军人的气节在哪里?中国抗日军人有多少需要救助?四川是当时抗日战场最大的前方,最丰厚的兵员之地。整个中国抗日战场,四川老百姓做了多少奉献,做了多少牺牲,这里面多少四川军人,他们是穿着草鞋、打着绑腿、背着斗笠、肩负着各种枪械、大刀,走上抗日战场。今天他们依然生活在极度贫困中,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一些什么?

             沉重的心,就这样一直压在我们心中,以至于我们离开时再也没有笑脸,没有笑容,一直走到山下,黄跃成的女婿陪着我们走下山,他背着一背篼花生,我们以为他是要下山出售花生。等待我们要上车,看见他的举动,才知道他要送我们一口袋花生。说我们那么远从成都省走到他家,一口水没喝,一颗煮花生没吃,却给他们带来了那么多东西,还有钱。送一点花生完全是黄耀成一家微薄的心意,这个实在让我们为难,最后,我们第一次和我们寻访的志愿者何昱霖小伙子很坚决的给黄跃成女婿100元,解决了公路上的花生纠纷。结果是黄跃成女婿陪着我们坐车下山,硬要我们在他预定的山村饭店请我们吃夜饭,这一阵拉锯式的拒绝在山村公路上一直到有车过来,我们好说歹说才趁机开走完事。

             一路无事,心情却沉重,回到公路上已经很晚,走了几十公里,把肚子填饱,已经是晚上9点过,老魏诗人已经饿得有点发晕了。何昱霖重新设定回成都的百度地图,地图告诉我们:此地距离成都326公里,我们刚刚走完高县。

              回到成都已经是临晨1点钟,每个人分手都是沉重的,特别是第一次跟着出去的何昱霖、老魏诗人都发出感慨;志愿者辛苦在其次,重要的是参与过程每一个志愿者心灵的进化和自发的责任,以及执着为抗日老兵服务的精神一定要坚持。我们可以等待,我们可以无畏、无聊的折腾,可是抗日老兵们一个也等不起了啊!

             雨一直下,我们心情随着雨刮器也是无法停息,散落在四川各地的抗日老兵们也还在等待着我们志愿者最后的慰问。如果我们稍加迟缓,如同我们最后慰问宋杰抗日那般,心里面必将带着遗憾,愧对我们关爱的抗日老兵们。

    四川抗日老兵救助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