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1|回复: 0

    [教育理论] 期待“穷县富教育”带来更多正面效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1 14: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陕西省宁陕县“实行15年免费教育”的做法,经媒体报道之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宁陕县这种财力并不算富裕、教育却办得红火的现象,有如一堆篝火,给这个略带寒意的冬天带来阵阵温暖,更给人们带来莫名的感动。
      社会对宁陕教育做法的关注与议论,透出的其实正是社会上很多人对教育的焦虑,以及沉甸甸的期待。入园难、上学难等教育问题,在全国不少地方都仍然较为突出,即便是东部发达省区,也很难达到15年免费教育。在如此背景之下,一个西部省区的“贫困县”、“15年免费教育”,这些字眼所透出的“富教育”现象,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人们更期待贫困县的“富教育”能够带来更多的正面效应。
      客观来说,宁陕县的“富教育”并非一地之功。有关数据显示,宁陕2010年可用财力超过4.8亿元,但本级财政收入不过3075万元,税收返还收入335万元。而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和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就超过4亿元。可见,如果没有国家及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补助,仅靠宁陕的地方财政收入,连支付当地教师的工资都不够,不可能成就“15年免费教育”这一大事。所以,宁陕的“富教育”奇迹,从根本上讲,仍要归功于国家的教育政策和陕西在全省大力推进的务实举措。
      而宁陕在教育发展上的“鹤立鸡群”,仍有值得特别关注的一面。以2010年为例,陕西在全省推行免除保育费的举措,规定的优惠面是“学前一年”,而宁陕县将其推广到“学前三年”。陕西全省推行的蛋奶工程举措,优惠面是“义务教育阶段”,而宁陕县将其推广到幼儿园和高中教育阶段,如此等等。对于一个贫困县而言,在全省大力发展教育的基础上“锦上添花”,甚至出现媒体报道的卖政府办公楼建学校,这样的举动无疑值得人们回味,这也正是贫困县“富教育”不容忽视的正面效应所在。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刻指出,“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并把“优先发展”放在20字工作方针的首位,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宁陕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无疑是践行“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务实举动。
      长期以来,教育发展在全国各地呈现出种种问题,一定程度上与当地对教育投入不足有关。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具有投入大、见效周期长等特点,这就使得一些地方不管财政状况如何,都不愿把钱投入到教育当中,而是投到见效更快、效益更明显的一些行业和产业当中,极大地影响了教育发展。这种认识,在前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口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佐证。
      其实,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民生领域,它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未来和幸福。无论是宁陕优先发展教育,还是神木优先发展医疗,或一些地方优先发展交通,只要是与群众关系紧密的选项,各地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要求去努力推进,都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欢呼。这,或许是宁陕给我们更为基本的启示。(李代祥 新华网)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