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600,0]禁止外链[/img] 春风村“春晚”闹春风.jpg (131.49 KB, 下载次数: 0)
禁止外链 保存到相册
半小时前 上传
筠连县春风村村民自己筹办春节联欢会。 “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望啥子,我望槐花几时开。”1月26日,随着这首以筠连县春风村为主要素材的川南民歌《槐花几时开》歌声的冉冉响起,筠连县春风村村民自己筹办的第二届春节联欢会暨2014马年春晚在该村中沙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院坝内正式开始。
据悉,本届春风村春晚像去年的第一届一样,完全是由该村群众自筹自办,十八大党代表、春风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元王家元亲自挂帅,村民胡怀彬、王雪、刘跃虎、刘羽、赵皓、赵星欣、罗艳菊、周龙等货真价实的“群众演员”则纷纷登台献艺,或独唱,或对唱,或吉他演奏,或舞蹈……每位群众演员脸上的喜悦表情足以说明他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肯定。
“猫咡湾(春风村小地名猫咡湾)石头多,小的小块块,大的大砣砣;山穷水又恶,水洗光坡坡。姑娘嫁不来,光棍汉子多……”10位村民演唱的本地民谣“石头歌”,唱出的是春风村的险恶地形和曾经的穷困面貌,让不少观看演出的村民唏嘘不已。而春风村槐花艺术团的一帮老大娘“演员”的四川清音“二娃子有志气”,则唱出了现任村支书“王二娃”王家元放弃在外经商赚钱的机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高票当选春风村村主任后,带领全村群众修通道路,发展特色产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使春风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石头村”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了一个全省闻名的富裕村的“春风发展故事”,在演出现场不时传出大人和孩子们的阵阵巴掌声和“王二娃雄得起”的呼叫声,表达着大家对王家元的认可和内心的尊敬。
“自己编自己演,唱的是村里的喜事,唱出的是对生活的赞美!”演出的节目,既有打工或读书返乡过年的年轻一代农民,他们上台则是吉他弹唱或现代鼓舞;更多的则是像“槐花几时开”、“龙船调”、“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村民耳熟能详且都能咿咿呀呀跟着一起哼唱的民歌或老歌,现场气氛尤其热烈。晚会现场,前来观看演出的村民络绎不绝,村民演员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每到精彩处,观众纷纷掏出手机进行拍照。“我一大早就来了,从搭台到彩排,再从晚会开始到结束我一直都在,叔叔阿姨们表演实在太好了。”村上的读书娃们也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尽情享受着“春晚”带来的欢乐,就读于腾达镇大地小学七年级2班的学生王天均说,“晚会开始前,我心中就已经非常期待了。”
现年38岁的胡小鱼,在资阳东风欣迪汽车有限公司务工,几天前回到春风村老家。 “由于公司是筠连人投资创办的,我也时常回老家,每一次都有变化,感受很深。”对于春风人自己的春晚,胡小鱼难掩内心的喜悦:“办得好!争取坚持办下去,越办越好!”
去年,筠连县春风村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并趋于多样化,同时,春风村还引进旅游开发公司,对本村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包装打造,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奋斗,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5000元。 “春风村春晚只是我县春节文化活动的一个看点,在接下来的春节期间,我县还将结合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和‘文化走基层、 真情五为民’、‘三下乡’等活动,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努力让全县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据筠连县文化部门人员介绍。
据介绍,正月初一,由筠连镇社区群众唱主角的“玉壶之春”社区文化活动将拉开序幕,从初一到十五,猜灯谜、游园活动、诗词迎春、秧歌腰鼓表演等群众节目接连不断,均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此外,正月初一至初三,该县图书馆还将举办“贺新春”图片展活动。正月初四至十五,县文化馆将组织筠州艺术团、阳光艺术团、槐花艺术团的演出队伍深入乡镇、村社,开展文艺展演活动。届时,筠连县2014年春节将异彩纷呈。宜宾新闻网1月28日讯(张择君 周万刚 蒋蜀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