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4|回复: 0

    [教育理论] 话题:宜宾校车安全如何来保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8 16: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蜀郡 于 2011-11-28 16:36 编辑

          宜宾新闻网 据甘肃省庆阳市安监局通报,16日9时15分,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下沟砖厂门口,一辆大翻斗运煤货车与正宁县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学生接送面包车相撞,致5人当场死亡,14人在送往医院抢救中死亡。另危重3人,重伤10人,轻伤32人。校车安全一直是公众比较关心的话题。校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在我国初步发展,相关经验并不多。

    [img]禁止外链[/img]

    宜宾市交警支队严格管理校园周边安全秩序(图片由宜宾市交警支队提供)

          声音:不要让这样的悲剧 再发生
          茶客 梁炳青 甘肃正宁县发生的校车被撞事件后,各地开始又一轮校车安全大检查。我敢肯定的说,类似的事件,不是第一次,也绝不是最后一次,如果我们的法律和制度以及监管投入等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善的话。看看其它国家是怎样做的吧:美国仅对校车规定的法规就有500多条,坚固得连捍马也撞不赢,在路上遇上校车,即使是总统的车也要避让。德国的校车如果做出明显的灯光表示,其余的车辆一律不准超越校车。

    近年来屡屡出现的校车事件的教训是惨痛的,在此强烈呼吁:1、建立相应的校车规章制度。包括车型、颜色、安全标准、配置、应急保障装置和避让制度等等。2、尽快普及中小学、幼儿园的校车。据说正宁县所属的庆阳市委在事件之后决定:明年不再购买公务用车,而用这笔钱来购置校车。“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校车是公共服务,政府理应为此买单,而且要将此作为当务之急,提上议事日常,有个时间表。否则,这样的事件还会发生。

    认可校车的“特殊性”

    茶客 陈海龙 保障校车的安全就是要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校车的特殊性,从校车的内部设施到校车的行驶路线,都应该与普通车辆有所不同。这样的不同,必须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就象人们对消防车、急救车的认可一样,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img]禁止外链[/img]

    资料图片:宜宾市区某幼儿园的校车外观

          有关职能部门应该严格核查校车的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车辆,不能发放校车的标牌,违反校车使用范围的车辆,必须加重处罚力度。保障校车的安全的主要责任在学校领导,校车安全应该作为考核学校领导工作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建章立制管校车
          茶客 张茜 校车事故屡见不鲜,可是也未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这次甘肃省的校车事件是个典型。我想规范校车,首先应该有明确的管理校车的规章制度。其次,不能私设校车,要报相关部门备案。第三,对司机也要有严格的要求。为了孩子的安全,必须要严格规范校车。
          观点:校车 不要再让社会揪心
         茶客 李文科  11月16日发生的甘肃省正宁县事故,再次牵动着世人的心。而新华社前几天公布的一组数字更让人揪心:“黑校车”、“超载校车”多集中于中西部、农村地区、城市外来人口聚集区、城乡结合部。通过对近5年媒体报道的74起校车安全事故调查,死亡人数中有74%是农村学生;49%的校车事故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50%在幼儿园。 如何保障校车安全,笔者认为:首先政府要增加对学校包括校车的投入,解决校车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坚决取缔农村地区,用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和报废车辆成为营运学生上下学的现象;并建立起校车管理法规制度。其次对驾驶员资质情况进行核查。第三要建立起全社会共同监督校车的管理、营运机制;强化学校、司乘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教育。

    同时,他山之石也可供我国借鉴:在美国,要求校车必须有“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在加拿大,要求所有的机动车辆都给校车让路,并与校车保持至少两三米的距离。在英国,校车车身颜色改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深黄色。所有儿童一登上校车,全部由校车负责。在日本,校车必须配备两名以上陪同老师,全程负责安全。

          必须加强校车管理   
          茶客 刘仲明 在全国上下强调、重视安全的今天,为什么校车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安全事故?当前要解决好校车问题,我认为首先要解决有些人思想认识问题、利欲熏心问题、安全麻痹问题。第二,多方努力,加大硬件投入。硬件保障是校车安全的基础。对那些以三轮车、农用车、拖拉机、微型客车、普通客车作为校车的,必须毫不客气、毫无保留坚决予以取缔。第三,政府必须发挥自己应有的领导、管理、监督责任。并实行问题追究制、领导、教师跟车制。第四,强化法治建设,把校车纳入专门的法律中。第五,有关部门需加大、倾斜对乡镇、农村的教育投入,就近就能读书,孩子们何必再去辛苦挤校车呢?第六,必须提高校车驾驶人员的“准入制”,加强对其的培训、督查。严格管理,严禁任何形式的危害或可能产生危害现象的行为发生。
           就近入学 避免校车惨案发生  
           茶客 曹英 校车安全屡屡呈现,我们是不是该问,校车是不是学校的必备?孩子可不可以就近入学而不用坐校车上下学?  过去,我们上学时,没有校车之说,孩子们都是就近入学,无论是城里孩子还是农村孩子,不论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上学一般都是走路。一到放学时间,孩子们三五成群,打打闹闹,欢欢笑笑,一路追逐往家赶,其情景时隔多年仍记忆犹新,如今,再难看见如此景象了。走路,既能锻炼身体增添乐趣又能增进同学间的联系的运动已很鲜见了,面对这种改变,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悲哀?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和睦的源泉之一,也是城乡统筹发展进步的希望。孩子就近入学,可以保障孩子的安全,可以让教育均衡发展,还可以不至于让校车悲剧重现,何乐而不为?  
           看法:强化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茶客 张清友 每一起校车事故背后,都有学校对学生安全责任的失守,都有当地公权部门的长期不作为,这几乎成为一个定式。强化安全防范无疑对提升市民安全生产意识和增大安全系数,防患于未然,有着积极推动作用。笔者认为,校车的安全保障,必须强化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首先必须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督查,全力做到防患于未然。相关部门必须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安全措施的到位和落实,严格责任追究,并将所查结果予以通报,该表彰的表彰,该整改的立即整改,该惩处的坚决惩处。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其次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在结合部门实际认真制定并落实实施方案的同时,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人人心中有安全意识,做到事事安全,天天安全,时时安全。安全不是喊出来的,是靠大家做出来的。

    再次必须建立校车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各部门做到组织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问而责之。只有这样做,或能防患于未然,杜绝校车悲剧的发生。

    校车安全靠什么保障?

    茶客 张克生 校车承载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社会普遍缺乏对校车应有的“尊重”,背后透露的实则是对孩子生命权的冷漠。 校车本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而现实中,好多地方都抛弃其“公益”的本质属性,把校车简单、随便地推向市场。这无形中加大了对校车的管理难度,加剧了校车的危险系数。 校车,安全是第一要务。要想保障校车安全,我觉得,首先需要建立校车制度,配备最好的车辆和最好的司机。其次,应给校车一定“特权”,比如,规定特殊线路,不准恣意赶超校车等。第三,对校车驾驶员加强规范,比如不准超速、不准超员、不准酒后驾车、不准疲劳驾车。第四,营运过程中固定乘车人数,固定乘车线路,固定乘车站点,固定乘车时间。

      一家之言:安全是人类 最本能的欲望

    茶客 雷贤君 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发生的幼儿园校车事故,牵动人心且再次敲响校车安全问题的警钟。如何保障校车安全,痛定思痛,当前最具现实意义。

    其一,安全是人类的本能欲望。生活需要安全、生命需要安全。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生存的本能欲望。孩子们是最脆弱的群体,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自救能力非常差,因此,从事和孩子有关职业的人应充尽最大努力地考虑到他们可能面临的危险,避免将他们置于某种危险的境地。如果有这份体贴孩子的情怀,可以说“惨剧”不会重演。

    其二,教育为先。以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思想和胸怀,切实履行安全教育使命和职责。要对孩子们进行生活安全教育,包括衣、食、住、行、工作、运动、急救、护理、防病、防伤、防毒、防水、防火、防风、防电、防震和交通安全教育。由于道路交通频繁,特别是以防止行路、乘车之意外事件。要提高警觉心态,养成良好习惯,以确保生活的安全。要控制、预防、排除,及避免意外伤害事件。要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监督,提高风险防控能力,警钟常鸣。

    其三,预防监督到位。平时以防为主,关键时监督到位,做到人人有意识,人人负责任,细处着手,以小见大,建立长效机制。

    其四,借鉴经验,加大投入。据媒体载,“9·11”后,美国政府和学校更加重视校车的安全。立法规定,将校车纳入政府反恐怖安全监视系统的保护范围。任何对校车的攻击都将定为联邦罪行,判20年至终身监禁。美国交通部近年来颁布了36项用于校车的安全标准,包括校车车体结构、防倾覆保护、制动装置等,因此美国校车有了“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之美誉。中国的GDP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把更多的花在保护孩子安全的身上,哪怕是再勒紧一下裤腰带,相信是不会有人反对的。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