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5|回复: 0

    [教育理论] 光明时评:教师队伍更要设立“硬门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8 21: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又到毕业找工作的旺季,个别毕业生也开始忙着找导师“疏通关系”,以谋取留校任教的机会。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破坏了学校风气,也会让一些能力不足的人混进教师队伍。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都有必要设立严格的“硬门槛”来确保教师水平。
      虽然教育部曾颁布有关教师资格认定的文件,但长期以来,这种资格认定基本上流于形式,教师队伍没有“硬门槛”。在教育部关于教师资格的相关政策中,仅对道德、学历、普通话水平、身体条件作出了具体规定,而对更为重要的基本能力条件却未作出具体规定,更没有就能力标准和具体测试办法作出规定。由于缺乏“硬门槛”,在个别学校,教师的入门往往不是能力的竞争,而是各种权势和金钱因素的竞争。
      在许多发达国家,教师执照考试是一项很难的考试,往往比公务员考试竞争更激烈,获取教师执照比进入公务员队伍更困难。笔者建议,教育部门应借鉴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经验,通过公开、公正、科学的选拔,尽快设立能够基本反映实际能力的教师职业能力考试,为教师队伍设立类似于公务员队伍的“硬门槛”,有效封堵进入教师队伍的“人情入口”、“关系入口”。
      教师队伍的素质不仅影响到教育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今天,我们在改善学校“硬环境”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改善学校的“软环境”、提高教师素质方面的进展,却非常缓慢。因此,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大力改善校舍、教学设备这些“硬环境”,还要努力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方面的“软环境”。
      现实中,一方面是一些基层的中小学吸引不到优秀人才,一些中小学中的薄弱校更不能吸引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还有许多优秀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问题。面对这种矛盾,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建立类似于“公务员职业能力考试”这样的“教师职业能力考试”,在设立“硬门槛”的基础上选拔人才,同时,采用“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从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大幅度提高通过能力考试的教师的待遇,将一部分面临“就业难”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吸引到基层学校和薄弱学校,改善学校的“软环境”。(谢小庆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