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0|回复: 0

    [教育理论] 和校长“共进晚餐”并无原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8 21: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11月23日晚,成都一所中学从4000余名学生中遴选出了19名“尖子生”享受学校表扬的“最优待遇”——和校长一同共进晚餐。“入围标准”是看刚刚举行的半期考试成绩,宴席由学校统一买单。同学和家长对学校此举并不反对,甚至在晚宴上有学生激动得哭了起来。(《华西都市报》11月25日)
      和校长“共进晚餐”,首先是个舶来品。因为西方大学中,优秀学生和校长共进晚餐的现象比较普遍,所以我国学校引入“共进晚餐”制度,并不是一件坏事。而赴宴的学生也表示很受鼓舞,有的甚至激动到流下了眼泪。就效果来看,似乎也不错。
      但是,和校长“共进晚餐”来到了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难免有点“南橘北枳”的味道。一方面,19名优秀学生的评选标准是以期中考试的成绩而定的,这种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和西方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完全是两码事;另外,和校长共进晚餐,也很容易被诟病以“公款吃喝”,让这些优秀的学生从现在就接触到“公款”二字,并不完全是好事,或许学习的目的会越来越不单纯:学习,是为了能享受到“皇粮”的优待,是为了能享受特权。于是板砖横飞——这让我们看到了绿领巾红校服的影子。
      事实果真如此吗?“共进晚餐”果真就是那么的罪恶昭彰吗?是事实本身就已经偏离了公正的轨道,还是我们对同类新闻产生了不正常的敏感?在笔者看来,和校长“共进晚餐”并没有原罪,相反,这不过是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之下一种正常的激励方式而矣。原因至少有以下两个。
      其一,共进晚餐不等于贴标签,更不可能产生“心灵暴力”。“共进晚餐”,其实只是一个荣誉,就像那些奖状:“三好学生”、“优秀学生”。这不同于红校服绿领巾等事物,“共进晚餐”没有给差生形成心灵上的打击。而民意似乎也能说明一切,同学和家长对学校的这个举动并不反对,对个别赴宴的学生,也确实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其二,唯分数论固然有错,但在当前体制之下,我们还能找到更全面、更恰当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吗?答案是,不能。成绩好不等于优秀——这是世人共知的道理。但是,在现在的中学教育之中,因为中高考还在那里,家长的期望也在那里,学校只能在成绩激励上做足文章。而如果与校长共进晚餐是“音体美”领域的特长生,相信,也会招来非议和板砖。足以见得,找19位尖子生与校长“共进晚餐”并没有多少批评的价值。
      有个问题需要抛给那些存有质疑的人:如果我们的孩子也在那所学校就读,我们是否会告诉孩子,和校长一起吃晚餐的学生都不足以学习效仿,还应该鄙视他们?如果我们的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同校长共进了晚餐,我们是感觉自豪还是要继续声讨?如果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纠结,那么,和校长“共同晚餐”一事就不是万恶的。
      不可否认,近些天来的绿领巾与红校服事件,确实促进了社会对我国教育体制的大反思。但是,反思不能违背常理和常识:学校里不能没有激励机制,学生的不能没有榜样,校长不能不作为。需要强调的是,在质疑时,我们应该舍身处地的把自己当成家长或是学生去考虑。在这里,我更愿意表达一下对那些与校长共进晚餐的学生的祝福,祝他们有个更好的明天,祝他们有个美好的前程。(王传涛 国际在线)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