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裕禄精神”是照亮群众路线的明灯
来源: 求是理论网 作者: 田雨佳
习近平总书记3月17日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动情地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并号召全党继续学习“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的“焦裕禄精神”,永远闪耀灿烂的光芒。现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深入学习焦裕禄同志事迹,笔者认为,“焦裕禄精神”是照亮群众路线的明灯。
“焦裕禄精神”是明灯,照亮领导干部站对群众路线的“起跑道”。目前,少部分领导干部自我膨胀得厉害,对权力的认识相当不清楚,不敢做的事情他们敢做,不敢违的规定他们敢违,不敢触的法网他们敢触,最终落得个鸡飞蛋打、身陷囹圄,甚至人头落地的下场。究其原因,主要是“总开关”没有扭紧,没有站对“起跑道”,从而一错再错、走错了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群众路线的“起跑道”。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好好学习焦裕禄同志,在“焦裕禄精神”照耀下站对“起跑道”。焦裕禄同志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去为人民谋利益。他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所以,领导干部要扭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加强党性修养、纯洁思想意识,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坚决站稳群众立场,站对群众路线的“起跑道”,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将心比心、尊重群众,以群众利益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群众拥护的事大胆做、群众质疑的事谨慎做,少部分群众反感的事释疑做、大部分群众反对的事坚决不做,真正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从而全心全意、心无旁骛走好群众路线。
“焦裕禄精神”是明灯,照亮领导干部走准群众路线的“路线图”。坏人,不是从娘胎生下来就坏。现实中的腐败干部,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腐败。仔细分析部分腐败干部的人生轨迹,他们曾经豪气千云,创下优异业绩,只不过后来走偏了道、脱离了轨、犯下了错。清正廉洁,是群众路线的“路线图”。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好好学习焦裕禄同志,在“焦裕禄精神”照耀下走准“路线图”。焦裕禄同志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他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焦裕禄同志以清白为官、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所以,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领导干部准则,严守党风廉政纪律,自筑“防火墙”、自设“高压线”,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抵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弘扬清风正气、坚守清廉本色,走准群众路线,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作为领导干部,千万不能计较自己干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自己该得到什么,而是要思考自己还没有做好什么、群众还需要什么、自己该奉献什么。否则,就会落得个丢盔弃甲、臭名昭著的下场。
“焦裕禄精神”是明灯,照亮领导干部向准群众路线的“终点站”。有的领导干部,本不想无所事事、得过且过,但却不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有的领导干部,本来想攻坚克难、勇创佳绩,但以为上、下、左、右都追名逐利、想先恐后,没有干事创业的清洁环境。勤政为民,是群众路线的“终点站”。“焦裕禄精神”是明灯,可以帮助领导干部勤政为民,向准群众路线的“终点站”。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所以,领导干部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牢记肩上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干劲,忠于职守、忘我工作,不怕牺牲休息时间、不怕牺牲节假日,不怕“开夜车”、不怕打“持久战”,不怕遭冷落、不怕受冷箭,为党的事业夙夜在公、鞠躬尽瘁。要崇尚实干、勤政为民,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福祉。
“焦裕禄精神”是明灯,永远闪耀灿烂的光芒。在明灯照耀下奋勇前进,为党徽增光,为党旗添彩!
(作者单位:四川省筠连县委组织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