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9|回复: 0

    [教育理论] 光明时评:“叫停”中小学竞赛是清醒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9 16: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近日,针对“希望杯”数学竞赛中出现的收费问题,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禁止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通知》,禁止区县教委、学校等教育机构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其后,北京市教委表示,并非叫停“希望杯”,只是禁止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竞赛,确实对竞赛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自行报名。
      “希望杯”竞赛由中国科协普及部、《数理天地》杂志社等共同主办,自1990年开始设立以来,中学组已举办了21届,小学组举办了10届。获奖学生可以被优先选派参加IMC国际数学邀请赛及参加数学英语夏令营等。
      如此正规的学生竞赛为何被叫停?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赛事一方面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有“敛财”之嫌。据业内人士披露,一些机构面向学生举办的这些学科竞赛活动,收取报名费后都会向学校按比例返还。
      事实上,近年来这种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学科竞赛可谓名目繁多、良莠不齐。其中,披着“评奖”外衣敛财的活动,并不鲜见。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江苏、北京等地多名小学生未投稿就收到“中国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赛组委会”发来的获奖通知,只要订书10册以上,就能收到收录其作品的优秀作品选和奖状。记者追踪调查发现,这原来是一起彻头彻尾的敛财活动。
      不得不追问的是,类似这般靠评奖来敛财的活动为何能长期存在,有些活动甚至是以“合法”形式出现?无疑,如果没有需求,类似活动自然早已绝迹。那么,需求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值得深思。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获奖多了、证书多了,似乎就可以证明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更加优秀了。在这样的风气之下,家长也会有意无意地向孩子灌输“证书越多越有竞争力”的价值观。歪曲的教育价值观,无疑给各种挂着竞赛名义的敛财行为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另外,来自社会的原因更是推波助澜。一些中学为了争取优质生源,常常会从各种竞赛中选拔获胜者进行“特招”;一些大学为了选拔出有特长的学生,“特招”也是遍地开花。对多数学生而言,想进入高一级学校“特招”的视野,参加各种比赛无疑是一个更为便捷的途径。有了证书自然能证明自己的特殊,有了证书离“特招”自然近了一步。高一级学校“特招”的种类越来越宽泛,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参赛的热情。
      北京市教委“紧急叫停”竞赛,是清醒剂。但是,要想从根本上禁绝这种披着“评奖”外衣四处敛财的竞赛活动,除了对学生和家长加强引导教育外,更须规范各级学校的“特招”行为,多管齐下,方能铲除这些竞赛“陷阱”。(陈方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