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55|回复: 0

    [社会万象] 艾滋病日 走近宜宾艾滋病患者曾健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 16: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2003年12月1日,宜宾日报推出了全市第一篇关于艾滋病患者的深度报道,自此揭开了宜宾艾滋病患者的神秘面纱。8年来,报社一直关注着这个特殊的群体,并一直跟踪采访一位叫曾健康的艾滋病患者,见证了他生活的巨大变化。禁止外链

    治疗门诊的优秀病员
        “曾师傅,请问你好久到门诊来?”11月30日,记者来到曾健康每天必去的宜宾美沙酮治疗门诊,没看到他,便拨通了他的手机。“快了,我马上到!”曾健康说。

        在等待曾健康的间隙,记者发现门诊的墙上贴满了优秀病员的成绩单,曾健康都排在第一。“在登记的上千名病员中,曾健康表现最好,每天都按时来服药,态度也诚恳。”美沙酮治疗门诊副主任张兰说。

        10余分钟后,曾健康来到门诊。他穿着一件黑色羽绒服,戴着鸭舌帽,看起来比以前更精神。“这些衣服都是别人送的!”曾健康不好意思地说。

        服完药后,曾健康要带记者去参观他的新家。

    公交乘客“见艾色变”
        在4路公交车上,曾健康和一名男性乘客坐一排。起初,那名乘客还热情地和曾健康交谈。曾健康如实告诉对方自己是一名艾滋病患者。那一瞬间,那位乘客的表情僵硬了,身子不由往一旁挪。“不可能,我不相信你有艾滋病。”他满脸疑惑。在得到记者的证实后,那位乘客僵坐边上。

        接下来,记者注意到,车上多数乘客变得神色紧张,有的干脆站到较远的位置。车一到站,曾健康旁边的那位乘客及周围乘客都赶紧下车。“现在许多人对艾滋病仍有偏见,我都习惯了,为了不引起别人恐慌,我很少外出,即使每天到门诊去服药,也不坐公交车,要么走路,要么骑电动车。”曾健康说。

    温暖整洁的新家
        半小时后,记者来到曾健康位于翠屏区江北祥苑小区1幢2单元底楼的新家。小区院坝里,几位妇女正坐着织毛衣,见到记者和曾健康,他们的眼里流露出友善。

        曾健康的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客厅里沙发、电视机、茶几,一应俱全,虽然破旧,但挺整洁,与8年前记者见到的租房大相径庭。

        “这些东西都是邻居们送的,他们知道我有病,不但没有歧视我,还经常帮我,谁家里有好吃的,都要给我送一些来,每天晚上,领居们都要到我家来聊聊天,让我不觉得寂寞。”曾健康说。

        如今,曾健康每月能领到275元的低保金,另外有100元的医疗补贴,由于他每天都要到南岸美沙酮门诊服药,生活还是紧巴巴的。不过,由于曾健康表现好,美沙酮门诊每个月会给他一定的奖励。

        为了省钱,曾健康那同样吃低保的妹妹每天都到哥哥家里做饭,兄妹俩一起吃饭,加之周围邻居们的接济,兄妹俩温饱问题能够解决。

        曾健康告诉记者,虽然搬到江北来了,但他的户口仍然在翠屏区西城街道和平社区,社区干部们对他很关心,不管他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帮他解决,包括这套廉租房,也是他们2010年7月才帮他争取来的。

        “有家的感觉真好!”曾健康说。

    新闻链接:
        1998年,我市首批检查出的艾滋病患者有11人,截止目前已相继死去8人,曾健康是3名幸存者之一。2003年12月1日,宜宾日报刊发了第一篇关于艾滋病患者的深度报道 《与艾滋病患者面对面》。曾健康在自己家中 作者:李美琪  来源:宜宾日报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