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60|回复: 0

    [网友观点] 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承诺:中国共产党国内战争时期言论精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4 22: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承诺:中国共产党在野期言论精选

                                                                                 2014-03-30 赵进斌 经济观察报书评

                                                                                                   赵进斌/选编

       
        1.《新华日报》1941年6月2日

        统制思想,以求安于一尊;箝制言论,以使莫敢予毒,这是中国过去专制时代的愚民政策, 这是欧洲中古黑暗时代的现象,这是法西斯主 义的办法,这是促使文化的倒退,决不适于今 日民主的世界,尤不适于必须力求进步的中 国……言论出版的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 件,没有言论出版的自由便不可能有真正的民 主,不民主便不能团结统一,不能争取胜利, 不能建国,也不能在战后的世界中享受永久和 平的幸福……新闻自由,是民主的标帜;没有新 闻自由,便没有真正的民主。反之,民主自由 是新闻自由的基础,没有政治的民主而要得到 真正的新闻自由,决不可能。

        2.《新华日报》1944年5月16日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有三个:一是保障 人民的民主自由;二是开放党禁;三是实行地 方自治。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很多,但目前全国 人民最迫切需要的自由,是人身居住的自由, 是集会结社的自由,是言论出版的自由。


        3.《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2-177页

       
    共产党要夺取政权,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 政”。这是一种恶意的造谣与诬蔑。共产党反对 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但并不要建立共产党 的“一党专政”。目前推行民主政治,主要关键 在于结束一党治国。……因为此问题一日不解 决,则国事势必包揽于一党之手;才智之士, 无从引进;良好建议,不能实行。因而所谓民 主,无论搬出何种花样,只是空有其名而已。

        4.《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8日

        关于人口素质不够的问题,共产党说过,不应 因人民素质不高而拒绝民主,应用民主政治教 育人民。
    解放区的直选,是用各种豆子代表候选人,在 候选人背后的碗里面投豆子的,所有一切都公 开在露天举行。现在的素质,比那时候好很多 吧。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 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 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 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 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

         5.《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要彻底地、充分地、有效地实行普选制,使人 民能在实际上,享有“普通”、“平等”的选举权、 被选举权,则必须如中山先生所说,在选举以 前,“保障各地方团体及人民有选举之自由,有 提出议案及宣传、讨论之自由。”也就是“确定 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的完全自由 权。”否则,所谓选举权,仍不过是纸上的权利 罢了。

        6.《新华日报》1944年2月2日

    3.《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2-177页

       
    共产党要夺取政权,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 政”。这是一种恶意的造谣与诬蔑。共产党反对 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但并不要建立共产党 的“一党专政”。目前推行民主政治,主要关键 在于结束一党治国。……因为此问题一日不解 决,则国事势必包揽于一党之手;才智之士, 无从引进;良好建议,不能实行。因而所谓民 主,无论搬出何种花样,只是空有其名而已。

        4.《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8日

        关于人口素质不够的问题,共产党说过,不应 因人民素质不高而拒绝民主,应用民主政治教 育人民。
    解放区的直选,是用各种豆子代表候选人,在 候选人背后的碗里面投豆子的,所有一切都公 开在露天举行。现在的素质,比那时候好很多 吧。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 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 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 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 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

         5.《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要彻底地、充分地、有效地实行普选制,使人 民能在实际上,享有“普通”、“平等”的选举权、 被选举权,则必须如中山先生所说,在选举以 前,“保障各地方团体及人民有选举之自由,有 提出议案及宣传、讨论之自由。”也就是“确定 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的完全自由 权。”否则,所谓选举权,仍不过是纸上的权利 罢了。

        6.《新华日报》1944年2月2日


        愚民政策虽然造成了沙漠,却绝难征服民心。

        7.《新华日报》1945年1月18日

        英国人民把言论、集会、身体等自由作为民主 政治的基础而加以无比重视,从美国方面也同 样表现出来。上引赫尔国务卿自称一生为这目 标奋斗力争的正是这个东西。“平等”与“自由”为 什么被民主国家这样重视,重视到认为没有这 就无从谈民主政治呢?这是很简单的。国父孙中 山先生曾经说:“提倡人民权利,便是公天下的 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天下 为公,人人的权利都是很平的;到了家天下, 人人的权利便有不平,……所以对外族打不平, 便要提倡民族主义。对于国内打不平,便要提 倡民权主义”。英美民主政治所重视的平等,正 是这一含义……假如至今英美仍不准人民有平等 的权利,那末怎样能够谈得到民主、怎样能够 实现民治呢?说到“自由”也是一样,如果连人民 言论、集会、身体的自由都不允许,则民治从 何谈起?……

        英国没有成文宪法,但是英国人民有平等有自 由,所以虽没有宪法也是民主国家。由此看 来,民主政治的主要标志是人民有自由平等的 权利……民主的潮流正在汹涌,现在是民权的时 代,人民应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和身体 的自由是真理,实现民主政治是真理,真理是 要胜利的,所以高举民主的大旗奋斗着的世界 和中国?

        8.《新华日报》1944年3月30日


        年青的民主的美国,曾经产生过华盛顿、杰弗 逊、林肯、威尔逊,也产生过在这一次世界大 战中领导反法西斯战争的民主领袖罗斯福。这 些伟大的公民们有一个传统的特点,就是民 主,就是为多数的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美国 现在是反法西斯战争中联合国四大主要国之 一,担负了彻底消灭法西斯、消灭侵略、建立 世界永久和平安全的重大责任,从美国的革命 历史,从美国人民爱好民主自由的传统精神, 从美国人民的真正利益,我们深信美国将继续 罗斯福的民主政策,不会忽视世界各处,尤其 是中国人民的声音,人民的要求。

        9.《新华日报》1945年7月4日

        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从年幼的时 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 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 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 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 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 心怀……但是,在这一切之前,之上,美国在民 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 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 弗逊,使我们懂得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 需要大胆、公正、诚实。

        10.《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

        杰斐逊的民主精神孕育了两个世纪以来的美国 民主政治,杰斐逊的民主精神也推进和教育了 整个人类的历史行进。


        11.《新华日报》1944年10月3日

        我们尊重并且愿意接受美国朋友善意的批评和 建议,正如我们对孤立主义提出批评,应受到 尊重一样,这也是从彼此激励互求进步以加强 两国人民的合作出发的。我们丝毫也不心存疑 惧,认为美国朋友的批评是对中国内政的干 涉。

        12.《新华日报》1944年3月15日

        如何使青年的思想和行动能有正当的发展……可 分两种,一种是主张思想统制。这就是说,把 一定范围以内的思想,灌输给青年,对于这种 思想是没有怀疑和选择的余地的。另一种主张 是思想自由。只有自觉和自愿,才能产生心悦 诚服的信仰,和惊天动地的创造活动。一般民 众都是如此,青年尤其是这样。如果走相反的 道路,则结果都是十分可悲的。有许多事实说 明在强迫注入的训练之下,青年感到很大的痛 苦……这种办法是必须改正的。我们主张思想应 当是自由的。

        13.《新华日报》1945年3月31日

        作统治者的喉舌,看起来象自由了,但那自由 也只限于豪奴、恶仆应得的“自由”,超出范围 就是不行的。也就是说你尽可以有吆喝奴隶–人民大众的自由,但对主子则必需奉命唯谨 的,毕恭毕敬,半点也不敢自由。


        14.《新华日报》1946年9月1日

        要真正做到出版自由,必须彻底废除现行检查 办法。

        15.《解放日报》1942年4月23日

        可见民主和言论自由,实在是分不开的。我们 应当把民主国先进的好例,作为我们实现民主 的榜样。

        16.《新华日报》1945年4月13日

        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新闻:据说美国在马绍 尔战场协助土人实行民主,让他们自己选举行 政官。这是很平凡的事:从民主的美国来说, 正应当如此。这也是不平凡的事:从不民主或 尚未民主的国家来看,觉得新奇、觉得刺耳、 觉得不平凡。

        17.《新华日报》1944年4月19日

        像林肯总统和罗斯福总统那样的民主的政治生 活中产生的领袖,是虽在战时也一点不害怕民 主制度的巡行的。他们害怕民主的批评和指 责,他们不害怕人民公意的渲泄,他们也不害 怕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的全民的选举。他们不 仅不害怕这些民。主制度,而且他们坚决地维 护支持这些民主制度。因此他们才被人民选中 了是大家所需要的人。



        18.《新华日报》1943年9月15日社论

        二十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天天见的 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政府所颁 布的法令,其是否为人民着想,姑置不论。最 使人愤慨的是连这样的法,政府并未遵守。政 府天天要人民守法,而政府自己却天天违法。 这样的作风,和民主二字相距十万八千里!所以 民主云云者是真是假,我们卑之无甚高论,第 一步先看政府所发的那些空头民主支票究竟兑 现了百分之几?如果已经写在白纸上的黑字尚不 能兑现,还有什么话可说?所以在政治协商会议 开会以前,我们先要请把那些诺言来兑现,从 这一点起码应做的小事上,望政府示人民以大 信。

        19.《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限制自由、镇压人民,完全是日德意法西斯的 一脉真传,无论如何贴金绘彩,也没法让吃过 自由果实的人士,尝出一点民主的甜味的。

        20.《新华日报》1946年11月17日

        而民主与不民主的尺度,主要地要看人民的人 权、政权、财权及其它自由权利是不是得到切 实的保障,不做到这点,根本就谈不到民主…… 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 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信仰、居住、迁移之自由权……中国共产 党一向是忠实于它对人民的诺言的,一向是言 行一致的,因此它的纲领中的每一条文与每一 句语,都是兑现的。我们决不空谈保障人权, 而是要尊重人类崇高的感情与向上发展的愿 望。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