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筠连韵 原文地址:禁止外链
从1971年开始,陆续有单位到知青中招工,可是,这年开展的[一打三反]运动让我从波峰跌到了谷底。
文革前,因我克服了眼镜打烂后的种种困难,坚持在农村劳动,而被树为典型。知青办公室的简报、宜宾日报常有我的名字出现。在筠连县的知青中有很高的知名度,我自已却一无所知,甚至,我被评为劳模却被别人顶替去开了会也不知道。我就是这样一个傻乎乎的人。
招工开始之前,区、乡干部,大队、生产队干部,知青群体中人人心中都有把称,谁该先走都排了座次。
可是命运总是爱捉弄人,我的父亲因历史问题在[一打三反]运动中受到揪斗,虽查无实据,在林彪的九.一三事件以后就不了了之,恢复了工作。但是,被审查、挂起来、既不定性也不平反就给我留下了长期的阴影。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招工、提干的事就想都别想了,区上多次推荐招工单位,我都因政审不合格被刷了下来。
72年师范招生,我又想去报考,结果被极左的新调来的公社书记一句话就打闷了:"你也不想想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要浪费名额"。73年又盼来了机会,当时是邓小平出来工作了,要在表现好的知青中推荐出来参加考试,以考试成绩高低来录取。趁公社的极左书记[外号人称叮鸡儿]又学习去了,公社干部一致推荐我去考大学,另外推荐三人考中专。那段时间,我废寝忘食地学习,心想一定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那次的考试很简单,只有语文、数学、政治这三样,而且都是初中学过的内容,考试后我的自我感觉很好,估计平均在八十分以上。到了十月中旬,我没有盼来录取通知书,只知道了张铁生的白券被录取的事,我的心灵又再一次受到打击。不过我还有点自知之明,只不过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又徘徊了一次。 那年发生了一件哄动筠连的事件:一个在筠连插队的重庆女知青上吊自杀了。她是重钢的工人子女,据说父亲还是中共党员,她本人能歌善舞、学习成绩也好,与我同时参加了这次高考。她自认为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是因张铁生的白券受到江青一伙的重视,责令全国封存考券,以推荐为主。当这个重庆女知青知道大学录取早己结束,自己上学的机会已被当权者的子女夺走时,愤而写下遗书,在知青点的房子里上吊自杀了。
我的希望再次破灭了,决定安心当一辈子农民,看到世间的纷争、残酷的现实,农村这块土地还是净土,质朴的农民还是我的朋友,我的心寄托在这儿能感到宁静,我要栖息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了。
我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正如在《牵手》中所述,
务农教书考学堂,奋力拼搏终无望,
幸有爱情来相伴,瓜熟蒂落结成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