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种出最新鲜的蔬菜,还美化了居住环境,简直是一举两得。”日前,记者在筠连县筠连镇白鹤村村民李大爷家采访时看到,村子里大多数农户的房前屋后都有一小块辣椒、一小片嫩葱、一株株白菜……,在自家院子的角落形成了一个“微型菜园”,绿意浓浓的蔬菜给炎热的天气带来了丝丝清爽。据李大爷介绍,这种小菜园只要是家里有点空地的人家都这样做,等菜长成了,不仅能自家吃,还能拿到城里去卖点钱,一举两得。 记者了解到,筠连县的“微田园”建设源于该县在推进新农村聚居点建设中,当地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具体实践。该县在新型村庄建设过程中,为相对集中的民居规划出前庭后院,让老百姓在房前屋后和新村里面其他可利用的空间种植瓜果蔬菜,形成一个挨一个、一群又一群的“小菜园”、“小果园”。在许多地方,一个“微田园”,小的小到1平方米左右,大的一般也不过10至20平方米。 近年来,随着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在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兴起了一股“微田园”热。“微田园”建起来之后,房前屋后一两分地的“小菜园”经营好了,既满足自家需求,有剩余的还可以到集市上去卖以补贴家用。据介绍,由于这些“田园菜”不打农药,吃起来放心,很受城里人的欢迎,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三三两两的城里人到农村去旅游、休闲。(记者隆敏 通讯员周万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