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9|回复: 2

    [筠州焦点] 《筠连山歌》成为省级“非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6 11: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原标题:[禁止外链:《筠连山歌》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四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第一、第二、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的通知》(川府函[2014]114号)中,筠连县《筠连山歌》榜上有名,这标志着该县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又一次成功。

    据悉,截止目前,筠连县继成功申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大唢呐》和《苗族刺绣》之后,再添新项,已成功申报了三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李田钟)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1: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筠连民歌

    郎在山前折葡萄,
    妹在房前绣荷包.
    郎折葡萄我不吃,
    妹绣荷包望郎要.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1: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川南筠连民歌

    筠连①民歌《梁祝》
    正月好唱祝英台,鸟为食来人为财;
    是非只为贪花嘴②,照小③是为送灯台。
    二月好唱祝英台,蚕子蛹蛹纸上来;
    蚕子不吃老桑叶,要吃后园嫩桑苔;
    隔壁有个蚕花姐,手提鹅毛洒下来。
    三月好唱祝英台,一对阳雀催歌来;
    一催主家忙下种,二催祝家上花台。
    四月好唱祝英台,田中秧苗无人栽;
    英台下田栽三手④,洗手上田谷花开;
    一根谷杆结三颗,自从那年你归来。
    五月好唱祝英台,一对轮船回水来;
    上船载的梁山伯,下船载的祝英台。
    六月好唱祝英台,一把蓝伞就地来;
    蓝伞脚下牵红线,梁山接过祝英台。
    七月好唱祝英台,阎王回去放鬼来;
    家家门前烧袱子⑤,一家老小哭哀哀;
    只有小的哭老的,哪有老者哭少年。
    八月好唱祝英台,八天八夜鹌⑥回来;
    鹌鹅云中折了伴,梁山折了祝英台。
    九月好唱祝英台,红缸造酒满缸香;
    人家造酒有夫吃,英台造酒无夫尝。
    十月好唱祝英台,同辈柳州读书来;
    白天读书同桌子,夜晚写字同灯台。
    冬月好唱祝英台,马家儿子接亲来;
    有年有月坟张口,无年无月马家台。
    腊月好唱祝英台,梁山死了路边卖;
    男的过路烧张纸,女的过路脱双鞋;
    烧张纸来要钱卖,脱双鞋是手上来。
    注释:
    ①首见“筠连”,读者每感疑惑,此乃何地,处于何方,故余不得不做一番解释。该地处于川滇结合部,属宜宾市管辖,为川省最南小县,困于山岭阻隔,交通不便,故古制最为完整,不受外界干扰。人皆尚义,有古时尧民风范。此地亦是余家乡所在,录此篇,以示怀念。
    ②贪花嘴,应为川南原始方言,意为某人喜说长道短,搬弄是非,现已无此用法。
    ③因此歌是据乃母录音而成,此二字余实不解其意,吾母谓为“丫鬟”之说,据传录,祝英台有丫鬟名曰银心,故余从母之说,若有牵强附会之处,还望诸君海涵。
    ④手,插秧术语,大概是说一个来回。
    ⑤袱子,纸钱,每逢节气,火化以奉祖先。
    ⑥鹌,应是一种鸟称,与下文“鹌鹅”相呼应。
    附:
    这是一首传唱于四川南部与云南接壤的一个小县筠连的民歌,内容源于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梁祝》,全文是根据母亲录音写成,由于民歌传唱的渐变性,有些字词已经难寻原意,且又是方言民歌,故读者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全文若用四川方言读出,则字字押韵,朗朗上口,而其他语言则难有这种效果,这也足见民歌强烈的地方性特点。但是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在字里行间我们仍然能感受到梁祝生离死别的悲剧性意义。聪明的读者会发现,该民歌并非完全讲述梁祝的故事,倒像是一首劝农歌,养蚕、下种、插秧、酿酒、做鞋……可见先民是多么的智慧,寓教于乐,娱乐与教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该歌名虽《梁祝》,主角实为英台,可见谁说女子不如男。
    以一女儿身,习得孔家文;同室相学业,共枕相与眠;山伯真君子,时久感情深;可怜缘分尽,鸳鸯各自飞;天地感真意,化蝶双双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