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84|回复: 2

    建设好家乡是我的责任我的梦想 ——记筠连县沐爱镇棬坪村党支部书记刘成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2 12: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61.jpg
    刘成华(右)向村民讲解采茶技术。(罗强 摄)

    筠连县沐爱镇棬坪村是全县有名的旱山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全村不仅吃上了自来水,还修通了致富路,发展起茶叶、水果、花卉等致富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示范村和美丽新村。

    日前,刘成华被省委表彰为“四川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面对荣誉,刘成华很平静:“我爱我的家乡,把她建设得更美好是我的责任和梦想。”

    拼命干一年  旱山村用水不再难

    “十坡九岭土瘠薄,十年九旱灾害多。”过去的棬坪村一遇天干,不仅庄稼受损,产业止步,村民饮水也困难。

    1996年,刘成华当选棬坪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刘成华发誓,“一定要摘掉旱山村这顶帽子,拼了命,也要让村民有水用!”

    水从哪里引?资金怎么办?面对水源不足、资金缺乏等困难,刘成华带领村组干部,在本村和周边村四处勘探水源,研究引水蓄水方案,当起了“土工程师”。

    经过一年的努力,棬坪村建起了1个小型水库、3千多米长的堰沟、56口山坪塘、150口微型水窖……全村不仅生产用水得到了保障,家家户户还都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困扰大家多年的“用水难”终于得到解决。

    “为了找水取水,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日日夜夜,人变瘦了,也生病了,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容易呀!”刘成华的妻子说。

    凭着这种“拼命”精神,在解决“用水难”的同时,刘成华带领村民,用了两个月时间,安装变压器5台,解决了村民“用电难”;用了半年时间,修通了联社公路,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修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学校,解决了学龄儿童“上学难”问题。


    [img]禁止外链[/img]

    棬坪新村聚居点。(罗强 摄)

    四处学习取经  带头种茶闯出致富路

    水源有了保障,可种什么好呢?水泥路通了,有什么可运呢?看着村民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刘成华把发展产业提上了村支“两委”议事日程。

    刘成华先后自费到翠屏区、成都等产业结构调整好的地区考察,研究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市场信息;回到村里,他又找来农业专家,研究分析棬坪村的土壤情况,帮助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刘成华和村两委的班子成员决定把茶叶和蚕桑作为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003年,他贷款买了茶苗,雄心勃勃准备在村里发展种茶业。没想到,村民不感兴趣。刘成华又和村组干部分头召集村民开院坝会动员村民种茶,仍然收效不大,村民们纷纷说,他们担心发展起来了却不赚钱,反而弄得没粮食吃。

    摸清了村民怕担风险的心理后,刘成华便不再做动员工作了,而是联系了一些朋友和他一起租地,在村里发展茶园120亩。“用实际行动来示范,最有说服力。”刘成华告诉记者,2005年茶园投产后,看到种茶能赚钱,一些村民开始种茶了。到2007年,全村新增了300亩茶园,2008年又增加了500亩。如今全村已建成5000亩无公害良繁茶基地,并引进宜宾双星茶业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建起了较大规模的茶叶加工厂。

    随着茶园面积的增加,刘成华发现由于管理经验还较缺乏,名优茶产量低,茶园的产值还不高。他通过在自己的茶园摸索,积累了每年能采三季米茶的经验,使茶叶种植户提高了名优茶的产量、产值,收入也翻了两番。2013年,村茶业产值达6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实现9200元。刘成华因此被评为宜宾市农村优秀人才,农村实用技术高级农技师。

    产村相融  建美丽新村提高幸福指数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邻里和谐”是新农村建设的指向标。产业发展了,村民腰包鼓了起来,急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村民们不约而同开始修建新房。

    建新房得有规划,得让产业和新村相融发展。2010年,刘成华顺应群众意愿,及时实施新村聚居点建设,通过农民自筹、政府补助的方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风貌、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建设”的原则,集中规划建房54户,同时改造农户150户,并配套建起了村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平台等农民活动场所,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大力推进“六五”普法,提高村民文明素质。

    刘成华介绍,下一步,棬坪村将以茶产业为支撑,发展优质水果,建立花卉、苗圃基地,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建设茶绿、花艳、果香、人美的美丽新棬坪。((来源:宜宾新闻网 罗强 记者 杨晓川 )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1-11 17: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本帖最后由 沐爱教育 于 2015-1-11 17:15 编辑

    是个好村干部,那年,我们准备把棬坪小学搬迁到现在这里,他鼎力支持。现在看来,棬坪小学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师资力量的配备,校园建设快,完全得益于交通便利。棬坪小学在原来那边闭塞,发展缓慢!
    发表于 2015-3-25 21: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德阳
    是真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