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广网筠连7月10日消息(记者隆敏 通讯员刘燕蓝、周万刚) 如火如荼的巴西世界杯正在南美大陆激情上演,而在宜宾筠连县,却有一支刚组建不久的球队,虽然与足球有几分相似,但却另有乾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
7月8日,夏日特有的“热情”让大家汗水直流。而在筠连中学的操场上,却早早地聚集了一些同学,他们在等待教练的到来。
“同学们每人领了球后,可以在场地上试试,自己找下感受。”教练一边说,一边拿出了红色、蓝色的小圆球分发给同学们。据了解,这是筠连县为备战今年10月在我市举行的四川省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的蹴鞠项目,这也是我市第一次组队参加该项目。
什么是蹴鞠据了解,蹴球是从我国古代蹴鞠运动发展而来,在满、蒙、回等民族中较为流行。蹴球运动举止文雅,变化多端,极富情趣。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蹴鞠”游戏,这也成为中国现代足球运动最初的模型。
“蹴球是起源于清代的‘踢石球’,是我国古代蹴鞠运动的一种形式。”作为省第十四届民族运动会宜宾蹴球代表队的教练熊亮,他告诉记者蹴鞠比赛规则与台球有几分相似,因此蹴球又被人称为用脚踢的“斯诺克”。
“蹴球队是今年4月份才正式成立的,也是全市第一支蹴球队,之前从未进行过相关专业的训练,不仅队员需要学习,教练同样也需要学习。目前球队有男女11名队员,年龄都在16、17岁,一名为彝族队员,其余都为苗族队员。”熊亮介绍,省民族运会的参赛人员都必须为少数民族人员,由于是集中训练,为了方便球队的练习和管理,最终确定在筠连中学进行训练和运动员选拔工作。
“参赛队员脚跟着地,脚掌触球,用力蹴球,击中对方球或把对方球击出场外得分。”熊亮说,蹴鞠的比赛方法很简单,就是脚跟着地,先用脚尖对准蹴球,然后脚掌触球,再用力向前蹴球或挤压球,最后依据所蹴之球碰击对方或本方球的情况计算得分。“蹴球直径大约10 厘米重约2斤,在红、蓝两色的蹴球上分别标有1、2、3、4的数字,1、3号球为同一颜色,2、4号球为同一颜色。”熊亮说,蹴球比赛的计胜需要算分,每场比赛当一方首先达到或超过100分、且有分差时为获胜。
“目前,我们还处于球员的选拔阶段,待正式比赛前我们会确定2男2女队员参赛。”熊亮说,玩蹴球,更像是在玩快乐的游戏。
原标题:宜宾市成立第一支蹴球运动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