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59|回复: 0

    [摆龙门阵] 筠连苗族的画眉饲养技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31 17: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画眉乐园”,民间养鸟历史悠久,《诗经》、《礼记》、《山海经》、《尔雅》、《禽经》、《花镜》等汉文古籍均有记载。最早将画眉写入诗句的,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其《画眉鸟》诗曰:“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据《养鸟技巧·画眉三百问》(罗竹香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画眉鸟的挑选与饲养》(宋启仁著,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年10月)、《画眉斗鸟的训练与喂养》(刘学清著,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年2月)等建国以来专著介绍,苗族是最早掌握画眉训养技艺的民族。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辖一市十五县就有画眉鸟市126个,我国每年出口的画眉数十万只。1985年,画眉被广州市人民评选为“市鸟”,画眉鸟“灵灵”是1911年在广州举办的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的吉祥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筠连养鸟事业日新月异。
       
    1.jpg
       很久以来,筠连苗族酷爱训养画眉,俗称“喂雀儿”。 50年代到70年代,在农村养鸟者只是“游击分队”,城市养鸟者屈指可数的时候,苗族聚居区民间零星的养鸟专业户仍星罗棋布。那时,养鸟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画眉爱好者只是偷偷地躲着养,公开的赛鸟活动更不敢开展,要想过过斗鸟的瘾,还得避开人群,悄悄地进行“单打”。受“养鸟是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的世俗观念等诸多条件的束缚,养鸟活动受到严格限制,曾几何时还明令禁止养鸟,对笼养鸟进行“清缴”、“打飞”。
       
       筠连养鸟队伍的壮大和发展,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养鸟活动首先在农村活跃起来,其迅猛之势如雨后春笋,遍及苗族居住地区村村寨寨,家家户户。从此,养鸟、斗鸟活动由过去几个人的观赏发展到列为民族体育文化活动项目。每逢节日,人们不仅能看到民族民间舞蹈,还能观赏到画眉斗鸟比赛。健康向上的事业,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融消闲、娱乐、竞技并有益身心健康的养鸟活动,很快被城镇人所接受。不少苗族农村青年成为捕鸟、训鸟能手,三五成群地进城贩鸟,有的干脆结队到广东、广西和江浙一带干起了专门捕鸟的打工行当,为家里争创了不少收入。由此,画眉鸟大量地“飞”进城市,城里的老年人、年轻人都拎起鸟笼,连有的女士也加入养鸟的行列。世俗的陈旧观念被抛开,不论苗汉,不管人的地位高低贵贱和经济条件的贫富悬殊,只要爱好、喜欢,养鸟名正言顺,理所当然,乐在其中。80年代倍受广大苗汉群众称道的“烤烟书记”肖纷(时任筠连县委书记),就是典型的画眉爱好者,他不时到蒿坝乡合力村看望老支书,拉完家常、谈完工作临走时,还要叮嘱两条:“第一,记着给我安两个耗子(鼠类是喂鸟是极好饲料);第二,一定要把烤烟整好。”现在,城里人拎着画眉笼上山遛鸟的,有腰缠万贯的千万富翁,有以蹬三轮为生的“市井小民”。目前,筠连养鸟活动遍及城乡角落,无论走进苗寨,还是城镇市区,无处不闻画眉鸟叫之声,春暖花开之时,养鸟集中的地方画眉大合唱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声浪。据不安全统计,仅筠连县城的笼养画眉就多达5000只。高坪苗族乡、蒿坝镇、巡司镇等苗族居住地区分别成立上百人参加的花鸟协会、画眉滚笼打斗协会等爱鸟养鸟民间组织,尤其是春节、端午节甚至农历10月小阳春,赛鸟活动频繁,一年四季,有“节”必赛,无“节”也赛。
       
    2.jpg
       画眉鸟的生活习性,主要是由鸟的遗传基因、个性特征、物候关系、气候特点、地形地物等诸多因素所形成。在一般情况下,画眉鸟最喜欢生活在有水源的深山峡谷、高山丛林、丘陵地带或村寨院落的灌木丛中,性喜隐匿,胆小,但极为机敏,在大自然中具有钻、窜、跳和奔飞的独特本领,但不善作长途和高空飞行,是筠连苗族居住地区盛产的留鸟。笼养画眉,一般寿命为8至15年,旺情期为2至6年。野外生活的画眉,由于受各种条件制约,寿命相对要短些。每年4至7月为繁殖期,8至10月为换羽期,受地理、气候、饲料和体质等因素影响,可能提前或推后。窝巢常筑在草丛或不太高的灌木丛中。天生讲究卫生,性喜沐浴,无论更夏日炎炎或数九寒冬,几乎每天必须洗浴。画眉鸟食性较杂,野生状态下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野果和植物的种籽,是森林益鸟。
       
       在大自然中生活的画眉鸟,以雄鸟为首领,各有一片领地作为巢区,界线分明,不许外来者“入侵”,否则将通过打斗的胜负来决定去留而重新确定领地。画眉在每天早上、中午和下午太阳落山前这三个时候最为兴奋,鸣唱声音洪亮,曲调丰富。享有林中歌王美称的雄性画眉鸟,它能叫出上百种不同的鸟声,绝大多数的鸟叫声和部分其他动物如狗、猫、鸡等叫声它都能模仿,甚至以假乱真,单无自己独一无二的叫声,包括芦笙、笛子、啸筒、口哨的声音都会。时而潺潺流水,时而风刮松涛,时而战马嘶鸣,时而蛙戏春雨,时而布谷催春;时而高歌,时而轻唱。清脆悦耳,百听不厌。有的画眉鸟叫声十分接近苗语词汇发言,如川南苗语文专家陶小平通过在民间的收集整理,能够以画眉鸟叫声的谐音唱出一段微型小说般的爱情故事。
       
    3.jpg
       画眉鸟的打斗场面更是惊心动魄,异彩纷呈,比赛时在专用的打笼里面进行,也可将两支喂笼挨在一起打斗斗笼,也可将两只鸟放在一支笼子里打滚笼。只要把笼门隔丝一抽,旺性相当的两只画眉鸟便冲笼立即投入战斗,爪抓嘴啄,扭在一起,拿出十八般武艺,使尽浑身解数,猛烈对攻,相互厮杀,以死相拼。主要打斗招数有啄顶、填嘴、啄舌、拉欠、抱头、啄趾、啄踝、箍嘴、抠眼等等。有的边打边叫,文攻武卫,不择手段,只要一方不投降,双方视死如归,直可酣战半个时辰,打得毛发遍地、血染笼丝、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其结果有的眼睛打瞎、脚杆打断、顶毛连皮带肉撕去大半而成重度残废,极个别甚至当场毙命。围观人群众目睽睽,目不转睛,神态各一,面面相觑,有的表情痛苦,有的眉飞色舞,更是精彩之中的精彩。
       
    4.jpg
        为传承筠连苗族养鸟文化,一批爱好者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在画眉鸟识别优选、训练饲养上有了新的突破。过去一直认为只有黄牛筋脚、白牛筋脚,只有方头或眼睛是绿沙或红沙的画眉才是最好的斗鸟,经观察研究,实践证明,不管是什么颜色的脚,什么样的眼,什么样的头,只要鸟体各部位搭配得当,训养得好,都可能是好斗善鸣的好鸟。又如,过去认为薄嘴鼻空的鸟才唱得好,现又被否定,认为厚嘴也照样有唱得好的。怎样才能挑选一只比较满意的画眉鸟,经过前人长期的经验积累,在苗族民间流传着一些训养画眉的口诀可供借鉴:“一打眼睛二打嘴,三打毛衣四打腿。”说的是画眉的优劣取决于眼、嘴、毛、脚四个重要部位。“眉花雪白细如线,油光水滑羽毛美;一双绿眼架鼻梁,蛇头龟背扇子尾”、“嘴如铁钉眉如线,身似葫芦尾似剑;头顶毛薄眼水透,腿如牛筋能打斗”、“眉弯嘴弯唱断青山,嘴钉眉翘又打又叫”、“眼要合毛嘴要合脚,沙粗水老(眼睛的一种特征)又打又恶。”画眉鸟体各部位生相搭配得当的前提下,优劣就取决于眼睛了,在筠连苗族民间,一般首推桐油青眼、胆巴青眼和小青眼灌红水。蓝眼遇到好的沙水(眼睛)也不错,但这种画眉鸟一般脾气怪,笼性差,打一架算一架,出笼打斗率低。所谓生相搭配得当,就是“眼合(颜色一致)毛、嘴合脚,五长(眉花、嘴、颈、脚、尾都要长)、五短(眉花、颈、嘴、脚、尾都要短)不差错”。
       
       在画眉饲料的研究上,传统饲料的做法、配方基本淘汰,新法配方的鸟饲料被广泛采用,制作上改一家一户爱好者自给自足为规模化商品生产,也可以自己配原材料拿到专门的生产作坊去加工。成品放在冰箱冷冻室里面,一年四季均可解冻使用,也可以随时在鸟市上去购买。画眉鸟饮料配方,主要是荤、素搭配要合理,比例要适当,一般主料为玉米,辅料为鸡蛋、豆粉、鱼粉、肉粉,也可适量加入山楂、胡萝卜、香蕉、枸杞、牛肉、蜂蜜等。也可加入催情辅料,植物性催情辅料如菌灵芝、鸡冠花、马钱子等,动物性催情辅料如蚂蚁、岩鼠、蚕蛾、黄鳝、蜈蚣、蝉虫、猪血、蜂崽儿、地蜘蛛等。配制画眉鸟饲料,只要掌握好科学合理、绿色环保、健胃抗病、长膘提性的原则就行了。
      
    本文转自中雀网 作者:雀王之王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