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76|回复: 2

    [摆龙门阵] 看月饼销售遭遇“史上最艰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4 10: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ma0ac99f12cf745f086e3a8a85ee2e6bb.jpg
        传统的中秋佳节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到来了。按照以往的惯例,月饼销售该进入了旺季,但报道说,广州厂家和超市对今年的月饼成绩预期都很保守,有生产商甚至断言“说增长的都不可信”,还有的声称往年中秋前两月就能生产几十万盒月饼,今年竟是零订单,遭遇了“史上最艰难”。什么原因?不难猜想。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几天前开通了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的举报窗,同时宣布将每周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从那一刻起,结合这两年来对“四风”的纠察力度,稍微动点儿脑筋的人都能预知这个结果。

        假如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的确成立,那么,这个“史上最艰难”就很值得玩味,它所对应的实际上是“先前太容易”。为什么太容易?公款消费。所以,这个“最艰难”,根本算不上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经济行为,如今的结果倒真有回归正常、得其所哉的意味。声明一下,这不是存心看商家的笑话,只是陈述客观事实。我在去年年初有一篇《别一种“产业结构”也需调整》曾经对商家提过一个类似的醒,那是针对年关将至,而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年花采购数量整体下降而言的。当时我要表达的是,那种依附或寄生于公款消费的“产业结构”,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地步了。现在,月饼销售与年花销售颇有些“何其相似乃尔”。而想要补充说明的是,即便某些“产业结构”本身无须调整,“产品结构”也需调整了,那就是让市场回归市场。以中秋而言,让月饼就是月饼,就是传统节日的特色食品,而不是使它沦为“公关”的载体,充当“交易”的媒介。

        中央反对“四风”的禁令出台之后,许多“经验主义者”在一开始照例不以为然。现在他们应该认识到,“经验主义”这回不灵了。事实表明,反“四风”不仅不是一阵风,而且还在不断强化力度;不仅保持着常态,而且还“逢节必令”,在每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都格外亮剑一回。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举报窗推出的当晚,不是就挂出了8月4日至10日各地共154件违反八项规定的案件吗?并且,相比于去年,今年严打“月饼腐败”的预警信号还释放得更早了些。都说商家是精明的,但在这种大趋势之下,如我们这些不精明的非商家,也认识到今后再对那些“依附”或“寄生”于公款消费的“产业”或“产品”仍然抱有幻想,是非常不明智的了。所谓“产品结构”也需要调整,就是他们应该去做真正的“市场文章”,产品首先必须从针对公款消费的“高端路线”低下原本昂着的头,转向面对大众消费的“群众路线”。显而易见,那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货色,比如含有贵金属的“思乡月”,端午时的“天价粽子”或者“天价”别的什么,大可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一去不复返了。

      古人有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如今无论PM2.5如何,中秋来到时,天上的“气”还是相对“清澈”的,只是在“人间”,因为被权力滋润出了诸多习以为常,才有那么点儿浊意。因此,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抓的与其说是食品意义上的粽子月饼,实质上不如说是要“玉宇澄清万里埃”。从这个意义上说,月饼销售遭遇“史上最艰难”,未尝不是好事。(转自宜宾新闻网)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8-14 16: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合肥
    可见以前公务消费花了多少在这些节礼上
    发表于 2014-8-20 23: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
    节日食品不回归大众市场,靠公费购买力现在而今眼目下自然是艰难无比。那月饼礼盒基本就是卖包装,老百姓谁去花那冤枉钱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