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禁止外链[/img] 大半个月前,宜宾籍包工头何升平带着工人从湖南怀化辰溪县一砖厂撤走时,这名在砖厂干活的聋哑人向他求助。 比划了半天,何升平才知道,这名聋哑人在砖厂遭受了非人待遇,身上多处受伤,希望何升平能将他带离砖厂。何升平便悄悄将他带回了宜宾。目前,何升平想把这名聋哑人送回家,却无人知道他的家在什么地方。 8月15日一大早,在湖南承包砖厂的宜宾县包工头何升平回到了宜宾,和他一起回来的除了他带去的工人,还有一个不会说话、只会比划的聋哑人。这名聋哑人不会讲话,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何升平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吴名”。 9月5日,宜宾新闻网记者来到何升平家中,“吴名”正在坡地里挖花生。“吴名”看上去40多岁,清瘦但很精神,头发有点花白。 “他身上有伤,我们都不让他干活,但他勤快,一看到家里人干活马上就来帮忙。”何升平80多岁的奶奶说。 [img]禁止外链[/img] 聋哑人“吴名”比划着:黑心砖厂包工头打他胸口致其受伤。 “吴名”见到何升平带来了不少人,他显得十分高兴,并从上衣口袋掏出香烟递给何升平,然后不断地比划着。 看到有相机对准自己,“吴名”似乎明白是记者采访,马上挽起右裤腿,指着浮肿发黑的脚背,然后拉开上衣指着左胸,随后拍着自己的后背,再握紧拳头,捶了捶自己胸口,做出一个很痛苦的表情,最后,吴名还指了指何升平和他老婆黄丹,竖起大拇指露出赞许的表情。 随行的宜宾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老师王移蓉说,“吴名”的一系列手语是在说:“我此前遭受了非人虐待,有人用拳头打我。是何升平解救了我,并给我衣穿,给我饭吃,给我烟抽。” 何升平说,今年6月20日,他带着10多名四川籍农民工到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一个机制砖厂,承包了该厂的生产班组。而在他的班组进场前,砖厂已有一个由贵州遵义人杨某带领的班在做装车工。“那些工人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干活很老实,非常听包工头的话,也根本不和我们说话。”黄丹说,时间一长,他们就发现这些工人不太正常,有的人目光呆滞像智障人,有的人会突然指着某块砖头轻声叫骂几句,还有的人,对别人的问话根本没有反应。 [img]禁止外链[/img] “吴名”称自己脚被砖砸肿,至今未愈。 “那些工人不听话或做活稍有懈怠,杨某就大声威胁他们,或做出凶狠的表情。”四川籍农民工宋江告诉记者,他曾经发现,如果那个班的人干活慢了或不听话,杨某会在晚上将其带进一小黑屋,然后能听到里面的惨叫声。 8月10日,何升平因劳资问题和砖厂法人发生纠纷。14日晚,何升平拿到工资,准备带着工人离开砖厂回宜宾,正当天色已晚,工人们收拾好行李准备上车时,杨某所带班组中一名聋哑人悄悄找到黄丹,一边嗷嗷乱叫,一边焦急地指着自己右脚、前胸、后背,做出用拳头猛击的动作,并抓住黄丹的衣服,比划着希望将他带走。这便是“吴名”。 何升平所带的工人也觉得这名聋哑人很可怜,也请求何升平将其带走。 “时间紧迫,我是想先带他回宜宾,再问他家地址,把他送回家。”何升平说,他让聋哑人躲在砖厂外公路草丛中,待他车子驶出砖厂时,将他带走了。 [img]禁止外链[/img] “吴名”为了感恩何升平一家,帮助他家收花生。 “上了高速公路,我还是不放心,一路狂奔近1000公里。”何升平说,直到回到宜宾,他心里悬着的石头才落了地。回家后,何升平给“吴名”买药涂抹伤口,目前他脚上的伤、左胸和后背上的青瘀均已好转。 到家后,如何帮“吴名”找到家成了何升平头痛的问题。 语言无法沟通,手语无法交流,何升平又找来粉笔,让“吴名”在院坝里的地上写电话号码。半天下来,吴名东倒西歪、稀稀拉拉写了一大堆,何升平把其中可能是电话的号码的数字一一拨打,仍一无所获。 “电视台有台标,我想到‘吴名’可能会看他们省的电视,会认识台标。”何升平说,于是把所有所知的台标反复让他指认,还是没有结果。再后来,何升平找来当地一名哑巴与之交流,也无功而返。 “十多天时间,什么办法都想尽了,还是不知道他的来历。”何升平说,无奈之下,他才向媒体求助。 通过宜宾市特殊教育学校两名老师的帮助,“吴名”比划半天,透露出的信息只有:他家里有老婆,还有两个女儿,常吃主食是玉米和土豆。 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推测,“吴名”可能是贵州人。(记者 冯岚彬) [img]禁止外链[/img]
何升平曾经拍摄到聋哑人在砖厂干活时的情景。 [img]禁止外链[/img] 一干完活,聋哑人和其它疑似智力障碍人员便被关在屋里。这些情况曾引起何升平的怀疑。 来源:宜宾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