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49|回复: 0

    [摆龙门阵] 《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系列解读(1)宏图引领 提升城市品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3 17: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img]禁止外链[/img]

    宜宾市城镇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


    编者按:2014年5月,《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原则通过四川省政府审议。总体规划近期为2013年至2015年,中期为2016年至2020年,远期为2021年至2030年。其中2020年规划年限的规划内容与四川省审批要求做重点衔接。

    按照总体规划要求,依据宜宾市自然条件和城市发展目标,将以自然山水绿化格局为基础,城市公园绿地为重点,街头绿地为点缀,道路绿化和片区间隔离绿带以及沿山、沿江绿化景观带为网络,休闲广场、绿化广场为亮点,构筑“城在绿中,园在城中”的自然山水园林城市绿地风貌特色及优美的城市绿化景观。立足于产业支撑、交通优势、长江文化、生态文明等宜宾比较优势,全面促进宜宾市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内建设成为辐射吸纳长江上游川滇黔的区域中心、国际化生态山水文化名城。

    目前,宜宾中心城区“南北”两线改造提升快速推进,城市变化有目共睹。不少市民不仅关心城市变化,也关注全市城乡变化。

    城市终极人口规模210万

    根据规划,到2020年,宜宾市城市常住人口140万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140平方公里。城市用地终极规模210平方公里,城市终极人口规模210万人。

    到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人均达到58000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6:35,工业总产值达到5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0元,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促使宜宾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人均达到138000元,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47:47,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0元,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下,不断协同区域优质发展,宜宾将全面建成区域中心。

    中心城区约1268平方公里

    宜宾二区八县面积13283平方公里,包括市辖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长宁县、江安县、兴文县、珙县、高县、筠连县和屏山县;城市规划区包括翠屏区和南溪区全部行政管辖范围以及宜宾县的柏溪镇镇域范围,总面积1887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包括翠屏区主城区、南溪区主城区和宜宾县县城及周围功能联系紧密的城镇组团,面积约1268平方公里。

    近期将重点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初步构建宜宾特大城市空间框架,加强综合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建设以及城市环境的整治改造。

    区域协调促进产业升级

    按照总体规划,宜宾将打造立体交通体系,依托国家与省级干线通道,南拓川滇黔腹地,促进宜宾通过长江港口、金沙江水电等区域优势与攀西矿产资源区、黔西北及滇东北资源密集区进行联动合作开发。多通道快捷联系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城市,借势开拓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区市场,推动宜宾的开发开放。

    通过延伸和补强陆路网络,完善物流组织与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枢纽作用,降低综合成本,增强对腹地的运输服务,大力提升区域中心服务能力。

    同时,围绕特色发展,重点打造中国优质白酒原料基地,优化提升支柱产业集群,发展高品质现代服务业,着重提升商贸物流业,重点培育和高标准发展国际化旅游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优化餐饮、休闲、住宿服务业,增强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宜宾晚报记者 陈建华 整理)

    ​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