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人们走在筠连街头就跟现在走在巡司街头的感觉是一样的——灰尘迎满面,出门不擦鞋!现在的筠连人出门上街皮鞋擦得 ”非“亮,而十五年前的筠连人出门上街皮鞋都懒得擦。为何短短十五年会有如此大的改变呢?
华丽转身 旧城改造褪掉筠连“灰城”外衣
资源富集的筠连县是产煤大县。昔日的筠连县城到处是煤渣,漫天尘灰遮天蔽日,被群众称为“灰城”;如今,筠连县城山青水绿、道路整洁,穿城而过的定水河碧波荡漾,玉壶井广场绿草葱葱……
是什么让筠连县城旧貌换新颜,华丽转身中实现蜕变的呢? [img]禁止外链[/img] 破旧立新 拓展空间 走在筠连县城街头,群众都说“如今筠连变样了,在外地经商的筠连人回到家乡都找不到路了。” 几年前,筠连县城面貌却以“脏乱差”闻名。低矮陈旧的房屋,狭小稀疏的街道,落后的基础设施,已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县城的面貌与筠连川滇重镇、山水之城的名声和定位极不相秤。 [img]禁止外链[/img] 昔日筠连县城一角(灯光报) “旧城改造迫在眉睫,筠连要在破旧中立新!”几年前,筠连县委、县政府以“不信筠州不改颜”的豪情和气魄,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打响旧城改造的大会战,决心通过旧城改造使县城在短短几年内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打造舒适人居环境,提升县城整体形象, 在旧城改造中,筠连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延伸主轴、拓展两翼、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总体思路,科学规划,成片开发,大气魄、大手笔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建高楼,拓街道,修公园,种绿树,搞亮化。 [img]禁止外链[/img] 自旧城改造开始以来,筠连县旧城改造累积拆迁面积68万平方米,新建房屋面积90万平方米。累计投入旧城改造资金10.7亿元。共拆迁房屋68万㎡,新建住房90万㎡,城市面积由改造前的1.2平方公里,拓展到现在的3.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改造前的3.6万人,增至现在的8万人。县城的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不断增强,全县城镇化率由改造前的11.9%跃升到现在的28%,城镇化率的大幅提升和县城经济承载能力的大幅增强,有效地助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9年,筠连县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进入全省20强。 从“要我拆”到“我要拆” 城市建设的成果根本上是要让群众得到享受。为了充分体现县城的山水园林特色,打造宜人宜居的优美环境,近年来,与建筑改造相依相随,筠连县有序实施蓝天、碧水、绿化、宁静、道路、管网“六大工程”,扎实推进市政设施建设。 [img]禁止外链[/img] 这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在改善筠连县城人居环境的同时也赢得了口碑。旧城改造,前提先破旧。几年来,筠连县为顺利推进旧城拆迁,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的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出培训机构出培训“菜单”、开用工“订单”、失地人员来“点单”、政府出钱“埋单”的失地农民培训机制。这些措施的实行,使群众更加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工作,旧城改造征地工作进展顺利。 据筠连县县委书记张世炜介绍,每次发布拆迁公告前,有关部门将深入细致地做好对被拆迁人的调查了解和拆迁政策解答工作,当获得80%以上被拆迁人的支持时,才发布拆迁公告,并在拆迁公告中明确告知被拆迁人可以自行选择拆迁安置补偿政策,或产权调换或作价补偿,充分尊重被拆迁人意见,充分保护被拆迁人的利益。“对于确实有困难的群众,我们采取各种方式给予解决,以人文化关怀感化群众,使其积极配合拆迁改造,真正实现由“要我拆”、“要我搬”向“我要拆”、“我要搬”转变。” [img]禁止外链[/img] 玉壶公园广场夜景 “我来筠连10年了,当时筠连又小又脏,房屋破旧。这些年旧城改造,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变大了,楼房变多了,街道变宽了,环境变美了,我作为一个外地人也感到高兴。”从湖南嫁到筠连县的潘女士说。 从旧城到新城,从老房到新居,筠连县城的脱胎换骨让每一个筠连人都难以置信。 2008年,筠连县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县城;2009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今年,又全面启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先进工作县城”的创建。如今,这绿树成荫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商场,穿梭来往的车辆,以及一张张喜悦的脸庞,都在向人们述说着筠连县城变迁的故事。 注重特色 提升品位 筠山耸翠,定水流长。古楼峰丛、玉壶涌泉、定水绿波,这些特有的景色赋予了筠连县城独特的城市内涵。 2009年,筠连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县城“一带三区”,即:定水河景观带、核心生态休闲区、核心商业区、核心生态居住区的新思路,全力建设独具特色的魅力之城。 [img]禁止外链[/img] 定水河以前水流微弱,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2007年,县委、县政府决心改造定水河,在定水河上建设三级闸坝。2010年,该县又投资1130万元,对定水河实施绿化、亮化和美化,以筠连的人文自然风物为题材,打造完成了玉壶冰清、茶马古道、煤都之光、唢呐新音等11处小景观。如今的定水河,白天,碧波荡漾,秀美灵动,夜晚,五彩斑斓,如梦如幻。定水河摇身一变,变成了穿城而过的一道“碧波美景”。 玉壶井,因其清泉与怪石相依相抱的奇景,而进入全国六大名泉之列,也成为筠连的城市符号。以玉壶井为中心修建的玉壶公园,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80余亩。新建的公园,楼台亭阁,点缀其间,绿树繁花,交相掩映,还有广场、篮球场、门球场等多种设施。加上周围的景阳山、真武山、白塔山已和玉壶公园作为一个整体加快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核心生态休闲区已初具雏形。 核心商业区,是筠连建设“川南滇东北结合部商贸中心”战略构想的重要抓手,目前步行街批发购物商贸区已成型,河西商业核心区建设正加快推进。 城南一带的“核心生态居住区”,是不断扩大县城居住容量,提高县城居住承载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始终坚持“宜居”和“精品”的理念,进行高档次、高品位的规划设计,争取建成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住宅小区。 随着“一带三区”的不断推进,筠连县城的特色将进一步彰显,品味将进一步提升。不久的将来,筠连必将焕发出更加靓丽的时代光辉。 (罗强 宜宾新闻网记者 蓝荣杰 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