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42|回复: 0

    [筠州焦点] 高县超级“螃蟹蟾蜍”系清代石雕 揭开大地主家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8 16: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据宜宾市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块石雕做工精美,在宜宾并不多见,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博物馆以及文物保护部门还会制定保护方案,初步拟定在原址上进行修复和保护。



    55.jpg


    螃蟹细节图(图据网络)

      1月9日,本报曾以《宜宾“土豪”宅院挖出两块怪石头单个重10多吨》为题,报道了元旦期间,宜宾高县挖到两块大型石块,外形奇特酷似蟾蜍和螃蟹。昨日,记者从宜宾市博物院获悉,经专家考证,这两块石雕应是清代时期雕刻成型。

      据宜宾市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块石雕做工精美,在宜宾并不多见,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博物馆以及文物保护部门还会制定保护方案,初步拟定在原址上进行修复和保护。目前,已经采取相应措施,针对两块石雕进行技术处理,防止被风化。追根溯源

      地主庄园修铁路时被掩埋

      宜宾高县趱滩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那两块怪石地处当年闵姓大地主的庄园,这个庄园曾取名“宜阳宫”,占地40亩左右,现在的乡政府、学校都是当年地主庄园的范围,还有部分分配给了当地村民。

      “老百姓分了地主的房子后由于年久失修,房子基本都垮塌了,村民随后也都修建了新房,长年将泥土堆砌在上面,没想到还埋有石雕。”该负责人说。

      当地77岁的居民彭先生说:“解放前,这里被围了起来,当时就传闻里面有这些东西。平时我们也只是看到蟾蜍的头部,不知道有多大,更没有见到过巨蟹。2003年,修建金筠铁路时,大量土石方填埋了两座石雕,它们也就长眠地下了。”

      据了解,“宜阳宫”是闵家大院的一处,从闵家1991年修正的族谱上可以看到,闵家前五代没有记录,最近能记录到的闵家是清朝同治年间,有记录的闵家共有5兄弟,在各自的地盘上都修建有庄园。趱滩乡龙旺村和光明村还有两处地主庄园,后被破坏。另两处分别在文江镇籁棚和仁爱,也都不同程度受到破坏。当时闵家地主都在会庄园周围种植桂圆,至今还能看到当年种植的桂圆树。保存良好

      两石雕雕琢精细在宜宾并不多见

      昨日,记者前往宜宾市博物院等单位进行了解。据专家推测,这两块石雕应是清代时期雕刻成型,巨型蟾蜍与巨型螃蟹相对而望。

      巨型螃蟹高1米多,宽2米左右,右边3只脚较细小,左边5只脚较大,两只钳子保存完好,眼睛、鼻子有风化痕迹。巨型螃蟹面前还有一只小螃蟹,轮廓清晰,雕琢精细。

      巨型蟾蜍高2米左右,加上底座宽近3米,头部部分有破损,形象栩栩如生。底座上依附着五六只小型蟾蜍石雕,破损较为严重。

      高县趱滩中心校校长王小飞说:“相传这里曾叫‘水角凉亭’,是嘉庆年间一位闵姓富人所建庄园的后花园,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据说除了蟾蜍和螃蟹石雕外,还有一块海螺石,这块石头正在挖掘中。”

      据宜宾市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块石雕做工精美,在宜宾并不多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接下来文物保护的相关部门还会制定保护方案,初步拟定在原址上进行修复和保护,并且文物专家也会对两块石雕进行技术处理,防止被风化。

       (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 周瑜原 李波)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