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电商可有逐鹿之姿? ——我市电商发展现状与思考(上) [img]禁止外链[/img]
导读:
21世纪,电商经济来势汹汹。作为宜宾市场经济一块未成熟的处女地,宜宾电商势力也在跟随大咖的脚步中逐步成长。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宜宾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5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13.5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亿元的企业有2家,超过千万元的有5家,超过100万元的有10家。 快速发展的宜宾电商现状如何?面对大咖,如何形成自己的发展之路,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日前,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走访和思考。
A 挤在400平米的追梦者 1月28日的宜宾,阴冷小雨。在南岸蜀南大道一幢5层楼的建筑里,20多位年轻人正在400多个平方米的办公场所里面对着电脑奋力敲打键盘。商品展示柜、商品拍摄区都堆满了各式物品,略显凌乱繁忙却让人充满激情。这是宜宾成立的第一家电子商务企业——“宜宾淘”的办公场所。宜宾淘负责人李进背着双肩包从外面匆匆赶回来,飞快的语速、忙碌的身影让这个中年人仍旧显出年轻人创业初期的朝气。 李进以前从事的是广告行业, 2012年,全国电子商务已经强势崛起,宜宾电商还待字闺中时,他毅然投身该行业,开始创办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宜宾淘。从2012年11月12日开始投资建设,至2014年6月30建成,宜宾淘正式上线运营,商家入驻达100余户,商品量达1000余种;注册用户达10783个,月交易额平均在100万余元。2013年6月到2014年底实现交易额800余万元,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实现交易额937万余元,其中通过网银支付宝交易金额为247万余元、货到付款现金和POS机刷卡消费为169万余元、撮合交易金额为521万余元。 有了客户,一个网站还需要众多的商家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才支撑得起网站的“高速运转”。宜宾淘采用帮助宜宾商家走出去,邀请外面商家走进来的方式,用城市联盟分销体系开拓市场。“比如某品牌手机入驻宜宾淘销售,商家以降低利润的方式投入,以此减少中间贩卖等环节,直接将商品卖到客户手中。这里面,商家不仅增加了销售量,顾客也获得了比实体店价格低几百甚至上千元的购物优惠。”仅去年为例,某品牌大闸蟹和3个品牌的手机就在“宜宾淘”取得了让人眼前一亮的销售成绩。 由一带N的不寻常路 作为宜宾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聚客商盟”的基础、平台、发展理念在宜宾可谓独辟蹊径。1月29日,记者在位于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宜宾电商快递产业园看到,50亩的园区二期规划用地当日正式摘牌,规划1万平米的恒温仓项目建设将解决宜宾电商快递行业特殊物品恒温储存难题,为宜宾电商快递产业园区注入一剂强大的兴奋剂。 在宜宾电商快递产业园电子商务办公区内,眼下正活跃着不少市内企业的电商工作人员,他们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关注着各自单品的数据运营。在园区的另一侧,占地5000平方米,则入驻着韵达、国通、快捷、中通、宅急送等诸多国内著名快递公司。物质集散地区域,快递工人正在麻利地为当日的货物分解装箱、一车车装满各种网购商品的快递车辆正将一个个“电商之梦”送到宜宾用户手中。 宜宾聚客电子商务网购平台“聚客商盟”(禁止外链)于2014年11月11日正式上线。截至2014年12月底,公司现有809个单品入驻,其中茶类177个单品、酒类191个单品、跨境商品90余种,其他各类单品351余种,入驻商家、商品仍在快速增长中。 刚成立之初,聚客商盟就承担起我市重大经济活动的电商销售重任。2014年12月18日,聚客商盟推出1218中国白酒网购节专题平台,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国白酒网购节(首届)网上白酒销售活动,活动期间销售酒类152.12万元,各类农副产品3万余元;同日,聚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启1218白酒网购平台的打造,在专属域名(禁止外链和禁止外链)下开始搭建中国白酒网购专属平台,平台有望在今年第一季度内投放使用,开始着力打造属于宜宾乃至全国的1218中国白酒网购节,挖掘属于宜宾电商的新领土。 当月,聚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还联手宜宾市商业银行等银行机构,打造依托互联网为载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帮帮网(禁止外链),为宜宾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 截至2014年12月底,平台注册会员7930余名,累计完成销售2231笔,销售总额为186.74万元。其中特产类交易额为14.1万元,酒类交易额为160.93万元,其他类销售额为11.71万元;其中省外订单为1219笔、市外订单785笔,主要分布为广东、上海、北京、湖南、重庆、浙江、江苏、新疆等城市。 同时,去年12月底,致德商贸(3000万注册资本金)、鸿时金融服务(2000万注册资本金)两家公司落户聚客电子商务孵化基地,致德商贸开始正常经营,今年上半年将拓展进口红酒业务。鸿时金融服务公司将提供宜宾所有银行的金融衍生服务,更好地整合企业、银行、个人资源,为企业提供丰富的金融、金融理财、金融衍生品的各种服务。 面对短短2个月的飞速发展,宜宾聚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平对此却感到仍旧“不够给力”。据他介绍,宜宾电商快递产业园是依托宜宾港、立足电商、建设初期就高配置了规模化的物流和配送、仓储园区等,是有别于国内传统电商大咖的发展模式的。王平对该电商平台的理解是,它不仅仅是传统的电商网购模式,而是一种资源的整合,以电子商务为平台,打造生态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带来由一带N的效益。它的发展应是飞速的,不可估量的。 网络卖家的痛楚 垂直电商的现实 早在国内电商快速发展之初,宜宾本地企业也早已通过入驻大电商平台开网店的模式触手电商业务。据媒体报道,经营宜宾碎米芽菜、天味香肠、洛表猪儿粑等宜宾土特产的宜宾电商铺子不在少数。卖土特产,本土卖家虽然更具优势,但这些宜宾本土店铺却存在规模较小,成交量少的现状。“宜宾只有5皇冠的3C店铺,本土店铺还没有入驻天猫。”淘宝网宜宾土特产商铺掌柜袁杰之前在接收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宜宾土特产很多,但好多东西我们都不敢做。”同样在淘宝经营宜宾大头菜的掌柜快乐小青蛙(网名)也知道:销售土特产,物流快递很关键,快递周期稍长一两天,寄到买家手里,商品可能就发霉了,他们现在所利用的平台直接导致了销售容易售后难。“我们每天做二十三个单很容易,但是要解决因延误带来的质量问题,就头痛了。赔钱不说,有不理解的买家再给评个差评,就更麻烦了。”很多宜宾电商店主言辞中很是无奈。 对于借助外地电商平台寻求电商销售的宜宾卖家,宜宾电商领域某资深人士表示,电商门槛很低,几千元、甚至几百元就能开一个网店,但存活率却超低,很多电商铺子开铺即死,这和他们所走的路子有很大关系。因为宜宾电商店家依托的是国内电商大平台,由于自身不够强壮,很容易淹没于同行业的强势中。他们目前的发展更多单独依赖大电商产业繁荣下的点滴带动之力,显得疲软而不得力。 另一领域,不少宜宾企业正蠢蠢欲动,准备在垂直电商版块为各自企业分一杯羹。他们的模式是由企业自筹人员、资金和网站,打造企业专属的电商平台。据商务局一位相关同志介绍,川茶集团、宜宾三江在线网、“淘南溪”电子商务平台、宜宾土特产商城等专业性、单一性很强的电子商务平台均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完善中。 采访中不少行业人士表示,电商更多的是承担着一种整合作用,参与电商并不代表着要自己建,无论是成本、配套产业、专业化等方面看,一般企业均无法有这样的力量和资源去“倒腾”,如果单纯做成企业的产品介绍和销售,这样的电商就散失了真正的整合意义,面临着沦落为一个企业门户网站的命运,风险度极高。作者:周月阳 文/图 来源:宜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