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又要来啦!是不是年终奖已经到手啦?想必很多小伙伴已经荷包满满准备去购置年货啦!不过,这也是小偷“现身”的高峰期哦!快过年了,去这些地方你得注意!
商场超市篇掀门帘时看好包
马上就要过年了,各大商场超市采购年货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在匆忙购物时,往往疏忽了对随身携带物品的保管,给小偷留下可乘之机。在商场超市,小偷最喜欢在门口或者利用人们试衣服或鞋子时下手。
[img]禁止外链[/img]
提醒:外出购物时,尽量不要把钱包或者手机放在上衣外侧口袋中。此外,还要少带现金。尤其用手掀门帘时,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包。试穿衣服、鞋子时,一定要特别留心自己的书包或者交给随行的朋友、家人看护。
饭店快餐厅篇小心“身后人”
除了商场、超市,另一个人员密集场所就是餐馆快餐店。因为就餐时,人们通常习惯把装有钱包的外套、书包,搭或挂在椅子上,这就给坐在自己身后的小偷留下机会。佯装吃饭的小偷,会利用你和朋友高谈阔论、注意力不在书包和衣服上时,迅速下手扒窃你的钱包或者书包,随后逃之夭夭。
[img]禁止外链[/img]
提醒:在饭店吃饭时,最好选择和朋友坐在身后靠墙的位置,或者提醒对面的朋友相互照看彼此身后的异常情况。尤其看到身后食客,坐在自己身后却又长时间不点菜时,您一定要留心了。
早市菜市篇钱包最好贴身放
随着警方加大在商业区、公交站点巡控打击力度,小偷又盯上了遛早市、菜市的市民。由于越早菜越新鲜,一些上年纪的市民往往一大早就拎着篮子书包奔了早市。小偷也瞅准这个空当,在早市、菜市众多购物的市民中选择合适目标下手。
[img]禁止外链[/img]
提醒:对于喜欢遛早市的市民朋友,一定不要把钱包放到菜篮子或书包内,最好将钱包,手机或者现金放进贴身的衣服口袋中。付款时,尽量不要“露财”,以免被小偷盯上。付款后,千万别把钱随手放进外侧口袋。
地下停车场篇停车开车需防盗抢
现在开车的人越来越多,围绕市民停车、行车途中时盗窃、抢劫犯罪也呈多发态势。除了撬砸汽车玻璃、盗窃车内财物案件多发,市民尤其女性司机在一些偏僻的停车场,尤其地下停车场停车、开车时,最好有
朋友家人陪同,自己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有无异常,提防盗窃或者抢劫案件发生。
[img]禁止外链[/img]
提醒:尤其女司机要养成上车落锁的习惯,遇到有人拍打玻璃提示你发生轻微剐蹭时,一定不要轻易下车。可以先选择报警,等警察到来后再下车。因为曾发生有人称司机撞人,利用司机下车查看时,另一侧的同伙从副驾驶一侧偷走司机书包的案子。
走路篇挎包要放身前
当市民独自行走在商业区步行街或者回家路上时,随时要小心周围角落里伺机作案的小偷。
[img]禁止外链[/img]
提醒:独自步行时,一定注意要将装有钱包、手机的挎包、书包放在身前或者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对于不少年轻人喜欢的双肩背包。尽量不要在里面放置贵重物品。此外,自己走路时,尽量不要听耳机,要时刻小心防范身边的异常情况,谨防财物被盗。
铁路篇物品要在视线范围内
1、旅客出行乘坐火车,尽量不要携带大量现金,可以把现金存入银行卡中携带,银行卡、身份证、密码要分开存放。
2、在售票处购买火车票时,要自觉排队购票,不要拥挤,保管好自己携带的贵重物品,不要在公共场合外露携带的现金。
3、在候车室候车时,要把自己的行李物品放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切忌将行李物品交给陌生人看管。
[img]禁止外链[/img]
4、上车时,不要拥挤,注意身边故意碰撞、贴靠自己身体的人,在车厢中找席位、放行李时,注意在车厢内窜来窜去、没有固定位置的人。 5、上车后,要把行李物品放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最好放在自己对面的行李架上,不要放在头顶上或头顶后;不要将存放现金的上衣挂在衣帽钩上,以免发生被盗;去洗脸间、卫生间时要将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二人以上出行时,要轮流休息,不要同时休息;切忌饮酒,以免酒后丧失防范意识。
6、火车运行中,不要看热闹,容易上小偷同伙设下的圈套,分散你的注意力。每当火车快要进站停车时,要注意自己携带的贵重物品,以及自己周围人员的变动情况。
8、到站下车、出站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贵重物品,此时容易出现小偷伺机作案。
除此之外,我们再来看看如何识别扒手和他们常用的11个伎俩吧~
如何识别扒手
1、看眼神:扒手看人眼神发“贼”,专盯人的衣兜、挎包,而且经常四处张望,不看商场里的物品。 2、观察行动:扒窃行动跟常人的行动相反,如:有意碰撞、故意制造拥挤贴近他人;在公共汽车上下车门处使劲挤,又不上车或上车后专往人多地方挤。 3、看穿衣带物:扒窃不法人员一般是短打扮,携带物品与其身份不协调,与言谈举止不相符。还有的自相矛盾,比如:有的冬天有大衣不穿搭在手上;他们的共性就是穿的都是非常贴身的衣裤,特别跟脚的鞋、旅游鞋等有利于逃跑。 11种扒手伎俩1、“排队偷”:利用人们在影院、商场或医院排队交费时,趁机偷窃的一种方式。要注意发现循环排队的熟脸人(女偷较多)。 2、“碰撞偷”或“吸引偷”:利用碰撞或故意做一些动作吸引你的注意力为掩护,趁机行窃他人财物的扒窃方式。 3、“行走窃”:利用马路或站头的行人精神不集中特点,保持近距离,尾随行人身后,趁机窃取财物的一种扒窃方式。逛街或遛商场时,尤其是女士最好将包扶到胸前,并用手护着。 4、“抢门子”:利用公交车到站,上下车的乘客较多、上车时拥挤的特点,混在上车的乘客中,假装上车,趁机行窃的一种扒窃方式。与“掀门帘”有些相似。 5、“抱小孩偷”:某些扒窃分子怀里抱个小孩,以小孩为其掩护,趁机偷窃的一种方式。 6、“掀门帘”:当顾客在冬季进入商场时,抬起手去掀门帘进入的一瞬间,尾随其后的扒手,顺势将其上衣左右口袋内的手机或钱财偷走。冬季穿衣厚,当事人都感觉不到。反扒专家称,上衣口袋我们简称“白给”,就是白白地很容易给小偷拿走。如何防范呢!就是什么东西也不放。 7、“端包”:趁人不注意将放在一旁的包偷走。 8、“调包”:用空包调换他人装钱物的包。 9、“割包”:把他人包割破偷钱,或割断背包带将包偷走。 10、“洗钱”:在试衣间里将试衣人挂在一旁的衣服或包中的钱包偷走。 11、“背靠背”:餐厅椅子背靠背用餐,椅子背上都挂着衣服,用餐人顺手将后面衣服口袋内的钱财偷走。 扒窃案特点1、外地流窜人员居多:在繁华地区商场等处的扒窃分子,多为外地流窜人员,年龄在15岁至35岁之间。 2、结伙作案居多:作案时手段较为隐蔽,通常由一人下手窃取事主包内财物,其他同伙进行掩护,事主往往不易察觉。 3、作案时间相对集中:他们一般选择上下班高峰时间,而且周六和周日活动较为频繁。 4、作案在繁华地区:绝大多数作案现场都集中在繁华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