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儿粑因蒸熟出笼后形似洁白滚圆的小猪而得名。筠连的猪儿粑面皮软糯香滑,不粘牙,馅料更是以鲜、香而闻名。特别是刚刚开笼时只见竹制的小蒸笼里一个个洁白晶莹的猪儿粑,惹人垂涎。 [img]禁止外链[/img]
制作工艺:精选糯米、大米、鲜肉、芽菜、豆干、大头菜、冬笋、小葱、食用盐等原料.将糯米、大米浸泡、磨浆后吊浆制成吊浆粉。将吊浆粉加入适量清水揉匀,包入鲜肉制成的馅料,垫上菜叶放入蒸笼,用旺火蒸制而成。 食材用料:猪肉末 | 宜宾碎米芽菜 | [img]禁止外链[/img]豆干 | [img]禁止外链[/img]香葱 | [img]禁止外链[/img]料酒 | [img]禁止外链[/img]姜末 | [img]禁止外链[/img]蒜末 | [img]禁止外链[/img]老抽 | [img]禁止外链[/img]生抽 | 盐 | [img]禁止外链[/img]白胡椒粉 | [img]禁止外链[/img]红花椒 | [img]禁止外链[/img]糯米粉150g | [img]禁止外链[/img]大米粉25-30g | [img]禁止外链[/img]猪油一勺 |
肉馅制成:鲜肉煮熟切颗粒,炒酥加芽菜末,豆干颗粒、大头菜末、冬笋末炒香,加盐等调味,撒入葱花制成馅心。
成品特色:形似小猪,洁白光亮,糍糯细腻,软不不粘牙,咸鲜香溢。
历史文化:猪儿粑历史上百年,弥久不衰,深受大众宠爱。传统的猪儿粑分为咸味和甜味两大类,又分别各为许多口味。咸味为肉末加各种素菜制的馅,甜味为白糖、“五 仁”、橘皮、猪油等制成馅料。猪儿粑又称叶儿耙,因做好蒸时常垫于菜叶之上之故。做成长条形者叫猪儿粑,做成圆状形者还可叫元宝猪儿粑,都以叶儿耙或猪儿粑统称之。 [img]禁止外链[/img]
猪儿粑的来历 猪儿粑的来历,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张献忠“剿四川”时,兵荒马乱,百姓生活十分困难,眼看着年关将近,按习俗需敬献神灵,祈求菩萨保佑。但没有猪、羊贡品怎么办?一位善良的老妈妈别出心裁,将家中仅有一点糯米,用石碓舂成米粉,捏成小猪样,蒸熟后当“贡品”,呈放在菩萨面前虔诚祈祷,她的一片诚心感动了天地。从此,当地群众疾病减少了,当地风调雨顺,人们一致认为“猪儿粑”是贡品,有灵气,能消灾驱魔。从此,猪儿粑制作食用广为流传,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了人们桌上常见的佳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