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足迹——记四川筠连畜牧事业局中兽医室副主任王成 说明:这是杨怀昆老师于1997年发表在《山区开发》的一篇文章,发表此文以励志现在的年轻人向王老师学习。
在川滇交界的四川省筠连县城乡,人们常常会碰到一位身材瘦小、衣着朴实、满脸憨厚、一副童稚的年轻小伙子,他有时走村串户,有时又与一些畜牧养殖户促膝而谈,他就是省内外已小有名气的四川省筠连县畜牧事业局中兽医室副主任——王成。
王成1989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原四川省万县农校畜牧兽医专业,他是在一个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城市——绵阳市长大,却自愿申请来到条件比较艰苦的贫困山区却工作的科技人员,工作条件差、生活不适应,这对立志为中兽医干出一番事业的王成来说算不了啥。最使他苦恼的是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尽快振兴筠连中兽医事业。由于历史的原因,筠连中兽医已处于瘫痪状态,在一无资金二无资料的情况下白手起家,谈何容易!
但困难只能吓到懦夫和意志薄弱者。王成到筠连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就跑遍了全县30个乡镇,走访了上万家畜牧养殖户,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整理出了数万字的“振兴筠连中兽医势在必行”的调查报告,受到了县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费、机构、人员很快得到了落实。在局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王成的设想逐步变成了现实。为了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王成除不断总结探索外,还先后自费1.4万多元购买了中兽医书籍和不同版本中兽医古籍1500多册(据悉,他珍藏的中兽医古籍版本居全省之冠)。
一转眼已是8个春秋。8年的工作实践,使他如鱼得水。为了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他自费2.4万元到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进修深造中兽医学,并到中国农业大学聆听全国著名现代中兽医学家于船教授教诲,同时拜当地老中兽医、畜牧养殖户为师,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和不断探索,他和他的同事一道使筠连县的中兽医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兽医学是指在整体观和辩证观指导下研究我国传统或固有兽医理、法、方、药、术以及主要用于动物病症防止的一门学科。为了弘扬这门学科,促进中兽医事业的蓬勃发展,在王成积极倡导和主持下,率先在偏僻的筠连县办起了全国农广校系统第一个国家教委承认中专学历的函授三年制“中兽医”、“动物针灸”两个专业。1994年9月最先招收的是中兽医专业目前已完成理论教学及实习而毕业;1996年招收的动物针灸专业,已有河北、甘肃、四川等10多个省100多名学生,这是全国各类学校中第一次开设的专业,得到了中央农广校教务处、农业部畜牧兽医司防治处分管领导及中国农业大学于船教授、浙江农业大学蒋次升教授、中国农科院邹介正研究员、瞿自明研究员等现代著名中兽医学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他建议并由詹本龙等人创办的筠连县双泉职中两年制中兽医职高班也于1995年7月毕业,一些学生已被有关厂家和业务部门聘用。
为弥补一些教材专著的不足,王成还亲自主编(校)、参编(校)中兽医专著(含古籍)教材(讲义)6部,其中参编的《兽医方剂配伍》(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主编)、《中兽医学》(全国高等农林专科教材,郑州畜牧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主编)已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主编(校)的农广校讲义《中兽医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兽医古籍《畜宝》及参编(校)的农广校讲义《中国传统兽医(中兽医)学史》、中兽医古籍《牛马捷经校注》等书即将公开出版。此外还在《中兽医学杂志》、《中兽医医学杂志》、《中国兽医杂志》等学史刊物上先后发表了中兽医论文11篇,有的论文被中国农科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农业文摘·兽医》杂志摘录,有的论文还被全国西南片区中兽医学术讨论会评为优秀学术论文;1995年8月王成在筠连县创办了全国第一张16开四版《中兽医报》(内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会分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著名现代中兽医学家于船教授亲笔题写了报名,为进一步振兴中兽医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继承发扬中兽医学中,王成总有股使不完的劲。他不但注重知识的积累,更注意丰富和完善中兽医学宝库。从1989年9月开始,历时4年他主持并查阅资料171种,走访兽医415人,收集验方171个,按期完成了“整理编写《宜宾中兽医经验选编》”课题,1993年7月被原四川省宜宾地区农牧局授予1992年度农牧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基础上,他又用了两年时间,对“振兴中兽医——推广普及中兽医”课题展开了研究,1995年1月该课题通过了四川省兽医防疫检疫总站、宜宾地区农牧局联合组成的专家鉴定,同年7月四川省科委颁发了省级科技成果证书,四川省畜牧食品办公室9月又正式授予四川省1994年度厅级牧业科进步二等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王成还特别重视将科技成果进行推广、普及、运用。在大力发展肉兔时,他将自己所研制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壮兔肥”加入精料中,经筠连县武德、乐义、塘坝等地养兔大户试喂,平均每只肉兔可增加纯收入5元以上;他建议并协助宜宾竹海中兽医药厂研制的第三代新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宝宁康”已具规模,并有产品销往云贵川等省。在王成多年的潜心钻研和大力推广普及下,筠连县中兽医事业已得到了迅猛发展。知名度在全国逐步提高。
目前,王成已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会员、四川省宜宾地区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组副组长,四川省筠连县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并兼任四川省农广校筠连县分校中兽医(动物针灸)专业教研室主任、川南中兽医文史研究所所长。1996年8月。他又被中国农科院中兽医研究所《中兽医药杂志》编委会正式聘为第三届编委,这是该杂志第一次在西南地区基层聘任的编委,也是全体编委中年龄最小(27岁)、学历最低(中专)、职称最低(助师)的中兽医工作者。
王成这个毛头小子,已被我国《中华当代名人辞典·第一卷·科技分册》(1995年版)载入史册,相信他将继续努力为中兽医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