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洋房背后的故事 [img]禁止外链[/img] 4月16日,记者走进筠连县腾达镇冒水社区金桃组金桃新村聚居点,一栋栋白墙青瓦的“农家别墅”点缀在青山间,一条宽阔的水泥路蜿蜒伸向远方,新农村满眼生机。
“我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样好的楼房呀!”站在自家3层小洋房前,村民王怀理无比开心。跟随他走进新居,俨然一个现代化“别墅”,房屋四周是种满花草的花坛,大客厅里液晶电视、冰箱、空调等家电一应俱全,水、电、气、电话、闭路电视全通。三楼的楼顶中间建有一个观景花园,对面郁郁葱葱的山林映入眼帘,伴随着阳光明媚的天气,让人感觉生活在这里好不惬意。
然而,就在半年前,王怀理居住的家还是“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破旧瓦房。“政府政策好,给每户改建或新建房屋的农户补助10000元,另外还有3000元的花坛、厕所等改建费,调动了我们改建农房的积极性。”王怀理满心感激。
像王怀理一样的村民还有100多位,自2014年腾达镇实施新村聚居点村民农房新(改)建工程以来,腾达镇政府争取项目补贴农户,让百姓得实惠,目前已有143户村民象王怀理一样受益。
“房屋建设之前,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就多次来我们这里召开院坝会和入户座谈会,给我们宣传新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原则及政策。”王怀理说不出大道理,但他心里明白,整个过程尊重了群众的意愿,真正做到了项目民选、项目民建、资金民监。
2014年8月,腾达镇冒水社区金桃组启动了总投资546万余元的省级财政新村专项建设项目,由省、县政府财政补助村民房屋新(改)建资金,并配套建设其它公共基础设施。经过半年多的建设,如今,冒水社区59户农房已“旧貌换新颜”,新村新建的水泥路、蓄水池、资源分类中心、文化广场、休闲凉亭、应急避难场所等配套设施初具规模。
据了解,按照全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2014年,腾达镇在建设春风综合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冒水金桃、冒水佛来居、水茨大榜和官井竞争性新村等4个聚居点建设,累计受益农户143户。如今,该镇4个聚居点基本成形,新型川南民居的建设风格统一又各有特色,道路管网设计更加规范、合理,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山区新农村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来源:宜宾日报 李东洋 唐亚军 日报记者 王悠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