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9|回复: 0

    [摆龙门阵] 筠连村民修新房挖到清代石碾盘 直径7.8米保存完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7 11: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

    石碾,是一种用石头和木材等制作的使谷物等破碎或去皮用的工具。由碾盘、碾磙子、碾框、碾管前、碾棍等组成,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近日,在宜宾筠连县团林苗族乡,就发现了一个石碾盘,这个石碾盘很特别。特别之处在于它非常大,外径达7.8米。经文物部门鉴定,这个石碾盘修建于清光绪年间,是目前筠连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石碾盘。

    [img]禁止外链[/img]

    修房挖到大石板大家猜测是古董?

    近日,筠连县团林苗族乡碾子湾村民杨天才家正在修新房,在挖屋基的阶段,挖到了一大块石板,再往下挖就挖到了一截木桩。这到底是什么?

    杨天才回忆,随着工人们的继续挖掘,石板的大概样貌已经显露出来,旁边的工人跑过来说像个碾盘,这也和杨天才之前的猜测不谋而合。后来他想着是土里面挖出来的,很有可能是古董,“我们就没敢再继续施工了,担心损坏它。”

    巨型石块是碾盘当地地名和它有关?

    经过筠连县文物管理所相关人员的实地调查,这个石碾盘外径7.8米,内径3.6米,碾心有一外圆方轴孔,轴孔外径47厘米,碾孔内径13厘米,深20厘米。碾盘深度不等,浅处约几厘米,深处约20厘米,碾盘外有排水沟,碾磙早已毁坏。

    据当地村民母先生介绍,挖出石碾的地方是筠连县团林苗族乡碾子湾,从小就听祖辈讲过传说中石碾的故事,碾子湾的得名,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大石碾。

    村民郭仕勤说:“这个石碾在我奶奶还在的时候和我讲过,奶奶结婚到这里来的时候就有这个石碾,是用来碾米的,碾子是靠一只毛驴来拖动,公社旁边的那个茅草房就是喂驴子的。”

    大石碾盘是文物修建于清光绪年间

    筠连县文物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文物部门的初步鉴定,基本可以肯定这个石碾盘修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当时团林的地方仕绅郭润之经手修建的,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于解决家庭吃米的问题,碾子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是依山整石修建的,保存这么完好的,在筠连目前发现的是第一个。”

    该负责人说:“石碾的发现有利于研究团林的政治、文化、经济、风俗状况,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

    团林苗族乡副乡长张冰说:“我们发现这个文物以后,成立了相应的保护小组;制定了文物的保护措施及方案;我们还加强文化底蕴宣传,争取促进乡村体验旅游。”(熊祝君 记者 周瑜原(图据网络)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