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禁止外链[/img]
周艳和学生在一起
从教18年,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乐以挂一身粉尘为光荣,以伴一生黑板为自豪,虽没有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也没有振聋发聩的奇迹,却像跳动的火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青春和奉献谱写了一曲红烛颂。
她是筠连县胜利街小学老师周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培育祖国的栋梁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评为宜宾市青年骨干教师和宜宾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勇于钻研 教学改革见成效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周艳一直走在课改的前沿阵地,如何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呢?这一直是周艳思索的问题。
周艳自费订阅了许多教学类书籍细心研读,她心里很清楚,教改是一条充满艰辛和困苦的道 路,然而, 她没有退缩。几度春秋悄然而去,周艳终于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改变了教师单纯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逐步形成了学生自学、重点讲 解、加强练习的教改新方案。她所任教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每期期末考试中,学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周艳撰写的《激发兴趣,激活思维》荣获全国小学语文论文大赛三等奖;《任想象的翅膀在课堂飞扬》在宜宾市教学教研经验文章评比活动中获小学语文组一等奖;课件《富饶的西沙群岛》获宜宾市一等奖,四川省三等奖,全国“国合杯”二等奖……
爱生如子 悉心关怀暖人心
一个有成就的人必然热爱她的事业,周艳正是这样,她深知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她在担任教改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担任着一个班的班主任。或许是由于女性的善良、母亲般的柔肠,或许是由于教师天职的驱使,她对待学生,总是在知识上悉心教导,思想上严格要求,既认真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人格。
在学生们的眼中,周艳既是导师,又是慈母,她捧出的是教师的热心,她奉献的是慈母的爱心。她用自己的行动去默默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她以自己独特的教方式去叩开学生们的心扉,以自己真诚的关怀去渗透学生的心田。一批批学生在她的教育下成才,自信地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创新思路 打造魅力少先队
周艳还是一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从2006年起,她一直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工作,从事少先队工作9年来,取得了诸多骄人成绩。
周艳从事少先队工作的立足点和原则始终是坚持联系学校的实际扎扎实实、认真地做好少先队工作。
在她看来,少先队基础建设,就是打造“精品工程”的根基,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她逐步完善和健全了少先队组织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保证了少先队各项工作在质和量方面有了新的飞跃。
在制度建设方面,对以往的少先队制度进行了完善和修订,形成了以“队伍建设”、“传统活动”、“主题活动”为内容的制度管理体系。在原来“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广播站”的基础上,补充了“红领巾版报”阵地,大大提高了各中队辅导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她以“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积极开展主题活动,让少先队员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等。开阔了队员的视野,活跃了课余活动,调动了队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少先队大队部通过优胜班级、进步生等评比激励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她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硕果累累。全国国标舞大赛.西南赛区分赛,五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校园集体舞《喜娃娃》,合唱《拾稻穗的小姑娘》节目获市一等奖; 少先队大队被评为省优秀少先队集体……
周艳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不就正像那一支在教育事业闪烁着光芒的红烛吗?(来源:宜宾日报 江祖芳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