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糕......双河葡萄井凉糕......”,炎炎夏日,在四川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这样的吆喝。双河凉糕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要叫葡萄井凉糕?下面,我们一起来双河葡萄井探个究竟吧......
[img]禁止外链[/img]
来源据1993年版《长宁县志》介绍,嘉鱼清泉,在育水乡葡萄村,距双河场1公里,又名葡萄井。建于宋代,历代都加以修葺。泉水出石砌方井,石井面积约23平方米,四周有石栏杆。泉水清冽,气泡群从井底涌出,连珠累累,扶摇而上,状若葡萄,晶莹碧透,蔚然奇观。另据清朝光绪年间进士杜德舆的《舆地纪胜》称,泉水酿酒甚美,,泉水冬暖夏凉,来此避暑纳凉者甚多,名小吃凉糕嫩凉驰名。 [img]禁止外链[/img] 从县志记载知道,葡萄井和千年古镇双河镇一样,有上千年的历史。葡萄井的凉糕在清朝光绪年间已经很有名气。也就是说,双河葡萄井的凉糕在清朝光绪年间就有了,就出名了,至于葡萄井的泉水什么时候开始用于做凉糕,想必年代更久了。 选料双河这个地方历来盛产稻米,尤其有一种专门适合做凉糕的“贵潮”米。这米如果是煮饭吃一点也不香,还很硬,色泽也不好,不受人欢迎。但它却是做凉糕的最佳选择。其他稻米煮饭很好吃,但做凉糕就不绵扎了。 [img]禁止外链[/img] [img]禁止外链[/img] 葡萄井凉糕特点是晶莹透亮,绵扎细嫩,入口即化。尤其是经过葡萄井水浸泡过后,清凉无比,是别的凉糕没法比的。想一想,在炎热的夏天,葡萄井的凉糕吃在嘴里,就像坐在空调房里,或置身在山涧清泉中,惬意而舒服,凉气从脚底升起。 特色在长宁县最出名的要数“王氏凉糕”,在我县多次名小吃比赛中,“王氏凉糕”都是第一。
[img]禁止外链[/img] [img=0,19]禁止外链[/img]
据说,解放前,葡萄井有两家凉糕很出名,其中一家姓曾的凉糕名气最大。“王氏凉糕”的老板叫王育泉,他的凉糕技艺就是他父亲当年在曾家当徒弟学来的,后又传给儿子。 [img]禁止外链[/img] 葡萄酒店的老板刘昌金介绍:葡萄井凉糕与别的地方凉糕不同的关键是葡萄井水,其次是传统工艺。 葡萄井凉糕做法:先选出饱满的“贵潮”米。除去杂质,用葡萄井的新鲜水洗米,浸泡米10小时以上,用石磨磨米浆,再掌握好火候在锅里熬,熬的时候不停地搅动和加入使米浆凝固的东西。米浆熟后,马上舀在土碗中,冷却后,放在流动的葡萄井水中浸泡4小时以上。没有葡萄井水,也就算不上是双河凉糕了。完成了凉糕后,拌凉糕的红糖绝不能马虎。红糖要切细后蒸化,再过滤,最好能起糖丝。米浆一定要用石磨磨,用机器打,凉糕的质量也要打折扣,所以一个环节都不能走样,才是正宗的双河凉糕。 [img]禁止外链[/img]
更绝的是双河人不一样的守护品牌的思维,他们在装凉糕的碗上雕上“葡萄井”三个字,这样每个在葡萄井吃凉糕的客人的凉糕上都有“葡萄井”几个字,提醒拟这才是最正宗的双河葡萄井凉糕,别的地方是吃不到的。 [img]禁止外链[/img] 葡萄井的外井,卖凉糕的人都喜欢养上几条鱼,一来增加点看点,二来也可以在葡萄井吃凉糕并品尝葡萄井水养出来的鱼不一样的味道,要知道那可是千年古井水滋养出来的鱼,滋味肯定不一样。想想,吹着悠悠的风,吃着沁人心脾的凉糕,之后再来一份美味的葡萄井鱼,那该是怎样的惬意,多么的享受。 [img]禁止外链[/img]
[img]禁止外链[/img]
来源:长宁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