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时,栀子花开的6月天,即将踏入考场的弟弟妹妹,日益紧张的高考氛围,思绪不经意又把我们带回了5年前、10年前、20年前……
带回了那个豪情壮志的“金色夏天”; 70、80、90后的高考记忆,跟着蜀叔一起去回味。这里面,一定有曾经的你!
1988-1997
1、那时的高考是在七月,大家称之为“黑色七月”。教室里旧风扇吱吱呀呀,和着窗外的嘈杂的蝉鸣声,最后冲刺的一个月,考生们除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还得忍受炙热之苦。
2、那个时候的考生流行喝保健品,最火的当数“红桃K”。
3、农村孩子需要提前一天坐车到县城住宾馆,遇上晕车就恼火了。城里有车族不多,学生们大多是骑自行车、坐公交到考场,少有家长陪考的现象。 80后
“非典”的痛、“扩招”的压力
1、80后最恐惧的两个词,一定是“黄冈”和“海淀”……每年高三学子做过它们的试卷,连起来可绕地球32圈!!!
2、那时候,大部分同学都用上了文曲星,复习累了,会玩华容道、贪吃蛇解压……当然,以学习之名让父母买的复读机、随身听里,大多人听的是周杰伦、孙燕姿。
3、80后经历了高考由3天缩短为2天,高考从7月提前至6月,对学生来说,备考压力更大,但高考结束后可以多玩一个月了。
4、2002年,中国首次冲进世界杯,那年赛事十分精彩,对爱看球的高三男生来说,没有什么事比这更让人遗憾和抓狂。
5、2003年,当高考遇见“非典”:备考期间,学校每天都要进行消毒,给学生量体温。有学生因为体温过高被安排在隔离考室考试。这个特殊的高考时期,痛并紧张着。
6、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改变了大批80后的命运。但没有想到的是,4年后,这一代人开始在1/100、1/1000的求职道路上,拼的“头破血流”。
7、据说,80后很多人拼命学习就是为了跟喜欢的人读一所大学。
8、恋爱不再是差生的“专利”,学校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学霸情侣”,家长和学校也越来越包容,很多时候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90后 选择增多 高考并非独木桥
1、2008年,注定对四川考生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降临,四川地震重灾区孩子们的高考因此推迟了一个月。失去亲人的痛苦、余震不断的紧张、环境变化的适应……这批最早的90后四川考生,注定比同龄人承受更多。
2、2008年之后,四川高考不再考英语听力,只进行笔试,这个政策一直持续了8年,要到明(2016)年才恢复。
3、90后的人生一定会遇到两个男子,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他们一个是薛金星,一个是王后雄。
结语
黑板上的倒计时,每天提醒着我们还有多少天这样的日子就过去了。
那一年,伴随着一模、二模、三模的压力; 那一年,伴随着家人的期望,梦想的召唤;
如果没有高三那年,同学一起的冲刺努力,我们不会收获至今可贵的友谊!
高三那年,记忆满满,这里面,有我,有他,还有你! 谨以此文怀念70、80、90后的高三,我们曾共同拥有过的那一年…… 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