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新闻网讯(周万刚)她是一名平凡的护士,用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语言、真挚的眼神、娴熟的护理技术、纯洁善良的心为患者排忧解难,送去炙热的爱心。她是一名普通的护士,但以对工作、对病人认真负责的行动,赢得了病人及其家属的赞誉。从事护理工作26年来,她爱岗敬业,关心集体、关心同事、关心病人,是医生的好帮手,是护士姐妹的好榜样,更是病人的生命天使。她就是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陈其琼。
自1989年从宜宾卫校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基层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由于基层医院没有细的分科,内、外、妇、儿全在一个病区,从而练就了独挡一面的能力。县中医院建立后,作为第一批护士借用到县中医院,3名护士担起了全院门诊、住院、值班及供应室的全部护理工作,参与了1995年我县伤寒大流行期间伤寒病人的救治工作,由于超强度的工作,在为病人输液过程中发生了晕厥现象,但她仍未休息,喝了点糖水稍好些后继续在岗位上工作。看着病员家属那由衷的感谢,有几次都激动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自接任护士长工作以来,她制定了护理制度、职责及护理常规,规范护理管理,制定科内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不但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还承担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有时刚下班回到家,还未来得及吃饭,接到通知又到医院加班,随时晚上丢下年幼的孩子加班,白天还得继续准时上班,从未间断。
医学是一门永远追求进步,不断要求发展的学科,为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努力充实自己,她经常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接受新知识并注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新理论、新观念及时运用到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更新技能,更新操作,改进工作方法,改进护理服务态度。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通过多年的临床磨练和刻苦钻研,组织并参与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新法复苏的培训和推广,开展危重新生儿双向转运及随访等工作。每逢节假日,她总是照顾同事们合家团圆,自己却坚守在工作岗位,用无言的行动感染和带动着年轻的护士们,日常引导护士以诚相待、和睦相处,让每位护士在群体中有归属感、亲切感,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使护理组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从而提高了护理组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科室整体护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由于妇产科病人多、工作忙、压力大,难免有护士会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作为一位中层管理者,身为护士长的她一有机会就和护士们交心谈心,从生活上关心,从情感上关怀,及时疏导她们不良的情绪,让她们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提高了科室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她还带领护理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更新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使全科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实行统一化、规范化、程序化。
如果说技能和知识储备显示了一名护理人员的“硬件”水平,那么具体工作中对病人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则是护理人员的“软件”。一产妇之子,因患先天性腹壁缺损,出生时大部分肠管外露在腹壁外,家属准备放弃,但她却按常规处理好患儿,并和医生商量为患儿先支持治疗,做家属的工作转院,并亲自护送患儿到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患儿经治疗后得以痊愈,至今,患儿非常健康,患儿家属每次看到都说是她给了孩子生命。
此外,她在护理队伍建设方面,努力做好“传-帮-带”的工作,针对医院聘用护士和年轻护士多的特点,在完成病人护理工作的同时主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分层次加强临床护理“三基”、“三严”和护患沟通的培训工作,每月进行1次业务学习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对操作技能较弱的人员进行手把手的带教,把和病人沟通及病人的宣教工作巧妙的融入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在完成大量的临床护理治疗同时能做好每一位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指导工作。
默默的奉献、辛勤的努力,26年的护理工作使她尝到了病人感谢时的甜、愧对家人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被病人责难时的辣。然而,唯一不变的是,对护理工作的热爱,为更多患者服务的精神。或许正如她所说,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在医疗行业无数护理人员当中,她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然而,正是这些无数的水滴,组成了浩瀚的江河,滋润了无数患者的心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