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涛 来源: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筠商》
早就听说在外出经营的筠连商人中,何泽均是后来居上者,所经营的北京腾达广通货运有限公司生意红红火火,心想何泽均一定是个外表精明强干的人。9月22日,听说他回到筠连,我就慕名前去采访,不想见到他却是一付朴实、忠厚相,个子壮壮实实的,言语间,感觉其句句都是实在的话。给我的第一感觉:何泽均不像久居京华人士,而更像个农民企业家。 “我是地道的农村人”,几句寒喧之后,何泽均以这一句话开头开始接受了我的采访。何泽均于1962年3月出生于筠连县腾达镇龙井村,幼年的他由于家庭成份的原因,还没读到初中毕业就缀学回家务农了。1977年,刚满15岁的他便随大队的安排,到巡司、大乐等地参加当时县里重点水利工程——龙碗大堰的修建,由于在工程队中很勤快、吃得苦,所以在龙碗大堰建设完成后的1980年,他才得以克服当年成份不好的因素,被推荐参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区步兵野战军服役,驻守在河北省丰宁县。1981年因表现突出,被调到部队的天津干休所服役。1982年底随着国家的大裁军而退役回到筠连。 “两年多的军旅生活,培养了我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这是我当兵的最大收获。”何泽均说,当野战军是很苦的,艰苦的训练练就他做事就要做好的责任心,练就了他做事守时守信的品格,也练就了他强壮的体格。 “当然,在当兵时找到我的爱人,也是我最大的收获。”何泽均说到这里时,满意的笑容立即溢于言表。何泽均说:他的爱人名叫杨述怀,是河北省丰宁县人,她家就在驻军部队的附近,他到部队一认识后两人便情投意合,不久明确了恋人关系。“1982年底我退伍回筠连后,她跟着我回到了腾达农村,丰宁毕竟处在北京周边,当时她家里的人都反对,但她坚定跟我走,是很不容易的”何泽均说:他的爱人一直是他生活中的好帮手,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风风雨雨,他们都相濡以沫,克服困难,走到了今天。
从部队退伍后,何泽均在家乡的龙井小学当了两个多月的代课教师,不久便辞职到泸州学习修理手表。学成归来后,何泽均在腾达、维新、乐义、孝儿等几个场镇每逢场赶场修表,靠着热情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和低廉的收费,赶快就让“何表匠”的名气不胫而走,何泽均也在腾达镇周边积累了一些人缘。在修好手表的同时,何泽均在观察选择新的项目。1990年8月,何泽均转行,在筠连县城和几个战友一道开办了城南装卸队,搞起搬运、装卸等服务活动。 何泽均开办城南装卸队时,正值筠连在改革开放后进行城南新区的建设,经济各业蓬勃发展,对搬运装卸的需求量很大。城南装卸队的工人很快从最初的12人发展到最多时70多人,成了全县最大的装卸队,在县城西和城北都设了经营点,人手不够,何泽均就在老家腾达找,使整个装卸队的工人都来自腾达镇。 “乡亲们支持着我,我也在帮助着乡亲们”,何泽均如是说。3年多的装卸队经营,何泽均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1994年初,战友母光俊邀约何泽均到柯桥帮忙搞货运。他便退出了城南装卸队到柯桥的中国轻纺城搞货运。6年多的摸爬滚打,何泽均从在筠连县城里的板板到货运发展到了用汽车、火车进行货运。2000年初,何泽均从广通铁路行包专列快运有限责任公司承包了柯桥、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所在地)经石家庄到北京的铁路和公路货运,何泽均的经营部设在北京丰台区,腾达的老乡也如影随形地跟到了北京,经营部的员工最多时达到了80余人,多数是腾达镇的乡亲们。 “在北京经营期间,我遇到了两件大事,对我既是挫折,也是考验,最后反而成了机遇。”到了北京的何泽均是个人经营自负盈亏了,他尽心尽力、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的企业,但事情还是发生了。第一件事是2000年12月,何泽均的一辆货车满载着一车羽绒服从北京运往上海,在石家庄附近遇到了后车的追尾事故,造成车辆侧翻,漏出的柴油将整车羽绒服全部污埙。整个事故虽是对方的责任,但对方没有赔付的能力。对此,何泽均咬了咬牙,硬是筹集了130万元的巨款,将整车的羽绒服买下,保证了客户的利益不受损。一整车的羽绒服,何泽均通过清洗后通过一些商场低价卖出,虽然自己受了损失,但“出事包赔”很快使何泽均在托运行业赢得了一定的声誉。第二件事是2003年3月,何泽均在北京经营期间遭遇了“非典”疫病流行,市场萧条,很多托运企业都关门回家了,但何泽均没有走,他的80多个腾达老乡一个都没有回家,一直的坚守,使企业在关键时候赢得了一批忠实的客户。挺过了“非典”,何泽均的生意如日中天,2004年初,何泽均独立门户,在北京市丰台区南苑路成立了北京腾达广通货运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
经过近8年的发展,如今的北京腾达广通货运有限公司以北京为中心,已实现公路、铁路、飞机联营货运,经营着北京至上海、北京至杭州13节行邮列中的3节车厢,和北京西至成都T7空调特快行李车中40%左右的货物运输。经营线路包括北京至浙江杭州、湖州、嘉兴、舟山、宁波、绍兴、衢州、海宁、义乌、丽水、台州等地,北京至江苏南京、无锡、苏州、扬州、盐城、常州、镇江、徐州、常熟、淮安等地,北京至四川成都、绵阳、攀枝花、遂宁、乐山、宜宾、广元等地的对发、往返运输。并经营着柯桥至郑州、西安、重庆、天津、广州、武汉、普宁等地,温州至成都、重庆等地,在上海、柯桥设立了分公司,常年员工在250人左右。北京腾达广通货运有限公司的经营规模,在北京货运业中称得上领先者。 “外出经营这十几年,自己能有一些成就,我觉得主要有三点,一是诚信为本,二是吃亏是富、三是管理更新。”何泽均说:诚信是经商的第一要务,在搞城南装卸队时,发觉个别工人有小偷小摸行为的,他就立即开销。“吃得亏,打得垅堆”是筠连人的一句土话,搞货运后,一切为客户着想,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对客户的承诺绝对要兑现,运价也定得比其他同行低,虽然看是低了一点,但凭此就能羸来更多的客户。“我在经营过程,不怕别人找麻烦,麻烦过后,大家往往还能成为朋友。”不管是面对职能管理部门,还是同行,何泽均都能认真应对,以诚待人,麻烦化解后多数成了好朋友。管理方式的更新犹为重要,初到北京时,手下的员工都是腾达老乡,有一种亲情、乡情的纽带,大家团在一起,但何泽均发觉有一些员工下班后群聚赌博时,便立即采取了在保障平时生活的基础上,将腾达老乡员工的工资全部管起,如哪位员工说家里有事要用钱,何泽均就直接将钱汇回他家里,不经过本人;到年底时,工资统一发放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使企业员工能安心工作,家里也得安心,在外辛苦一年的钱带回老家后有一定数目,能办成一些修房、子女读书的事。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增多,一些员工来自全国各地,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需要。为此,从2011年起,何泽均采取了向骨干员工转让公司股份的方式,将自己独资的企业转变为大家共同的企业。到2011年9月止,腾达广通公司里除何泽均外,已有13个中层员工拥有了公司30%的股份,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发展劲头更足了。 在何泽均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筠连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