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潜在“杀手”会伤及孩子,公园里的地灯就是其中之一。这盏看似普通的地灯,居然把一个两岁男孩烫出了满手水泡。
家长投诉 孩子摸了下地灯,满手烫出大水泡
孙女士把儿子送到诊所,医生给他消毒,并抹了一些烫伤药。当天晚上回家后,孩子一直哭着喊痛,孙女士抱着儿子,整晚都没睡,幸好目前经过处理,伤口已无大碍。
地灯已装了十年,未发生类似情况
医生说法:
孙女士的孩子被烫成一手水泡,这地灯的表面的温度可以会有多高呢?据解放军118医院烧伤科主任叶胜捷说,该地灯表面温度至少在70℃以上。一般人体能接受的温度是45℃以下,超过45度以上的东西,接触久了也会被烫伤。如果超过七、八十度,可能在瞬间就会被烫伤。从这个小男孩手上的水泡来看,应该属于轻度烫伤,因为深度烫伤的水泡很小或者不会起水泡,皮肤表面会比较干。
叶胜捷提醒,虽说不是所有的地灯都这么烫,但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应尽量避免孩子接触地灯。因为小孩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时觉得地灯不是很烫,可能不会马上将手缩回或离开。可等他们感觉到痛时,就有可能已经被烫伤了,加上儿童皮肤比较嫩,更容易如此。
据一名园林专家介绍,我市各大公园安装地灯时,除了考虑会不会漏电外,还会在其外面安装玻璃防护罩,它能隔热、防水,因此,如果不是长时间接触,地灯是不会烫到人的。发生在瑞安万松公园的这件事,应该是个案,有可能是地灯出现故障或破损,公园方面应尽快进行检测、维修。
就此事而言,公园显然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为此,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公园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当然,家长监护不当,也是孩子发生灼伤的原因之一,亦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解放军118医院烧伤科主任叶胜捷介绍,发现儿童烫伤,要在第一时间用干净的水冲洗伤口,以降低温度,减轻疼痛,冲洗时间至少10分钟,以半小时左右为宜。其次,要用湿毛巾敷在伤面上,尽快送到附近的医院,由医生进行包扎处理。不要使用保鲜膜、酱油、牙膏等网上介绍的方法,这样容易导致创伤加重。
儿童烫伤的隐患有哪些?
当给宝宝洗澡时,应先放冷水再加热水。因为父母先放热水,再准备去提冷水,宝宝就有可能不慎跌入热水盆中,造成烫伤。
大多数家庭都有饮水机,宝宝可能看着好奇,当大人没看住时,宝宝自己打开,很可能烫到手。
烧好的滚烫的菜汤或茶水放在桌子上,如果宝宝自己用手去拿,导致菜汤或茶水翻下也是烫伤的常见原因。
电熨斗用完后,未放到安全处,宝宝觉得好玩,用手去碰,结果造成手部的烫伤。
如果家中还有用暖瓶的习惯,或是喜欢将热的汤锅放在地上的,对于小宝宝绝对不安全,宝宝可能走不稳而跌入汤锅,或是踢倒暖瓶。
(温州晚报”、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