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筠连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12456”发展战略,提出“打造美丽乡村特色旅游先行区”,以发展旅游推动“绿色筠连、生态筠连、宜居筠连”建设,实现筠连经济转型发展。2014年,宜昭高速、筠巡快速通道正式开工建设,筠连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筠连旅游发展现状 (一)发展旅游是未来发展之需 煤炭一直是筠连最大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受市场和国家政策的影响,煤炭的“十年黄金期”已过,其发展已成下滑趋势。2013年,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的发展取向,培育旅游产业已成为筠连发展的紧迫需要。一是发展旅游产业将推动“12456”发展战略实施和“绿色筠连、生态筠连、宜居筠连”建设。二是通过开发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着眼于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旅游产品的营销和游客的消费将带动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使其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筠连旅游的资源优势突出 筠连地理条件优越,距离国家4A级景区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较近,是川南滇东北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宜昭高速公路、筠巡快速通道正式开工建设,将极大改善筠连旅游的交通区位条件,为筠连旅游产业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筠连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得天独厚,人文历史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类型齐全,具备多功能、多层次开发前景,享有“中国奇泉之乡”“中国苦丁茶之乡”“川红故里”的美名,被列为四川省级岩溶名胜区。县域内,岩溶地貌普遍发育,奇峰异洞比比皆是,飞瀑流泉处处是景,主要有温泉泉群景观资源、古楼岩溶峰丛景观资源、大雪山原始生态红色旅游资源,双腾神羊洞洞群、海瀛潮涌泉、腾达仙人洞钙华池群地质奇观资源,芭茅坡、仙雾山森林公园、清溪沟茶文化主题公园、春风石漠花海,秦“五尺道”、“中国南方丝绸之路”、古关隘、桥梁等人文景观。
(三)近年来的旅游发展成效明显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大力实施旅游招商战略,引进了陕西翰阳实业集团等多家旅游企业对全县旅游进行开发。县级相关部门与陕西翰阳实业集团通过对县内旅游资源和周边省、市、县的旅游景区的考察调研,确定筠连旅游近期以开发乡村旅游为主的发展思路,将丰富的自然资源、地方特色文化、乡村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打造春风、塘坝、武德等发展基础较好乡村旅游项目,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已打造了春风生态旅游度假区、塘坝清溪沟茶文化主题公园、巡司天河温泉,双腾镇中国西部洞群风景旅游区、塘坝仙雾山国家森林公园成功招商。全县硬化旅游公路120公里,新建旅游接待实施20余处。2013年全年共实现旅游收入4.74亿元,接待游客72.45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3.25万人次)。 二、对提升筠连旅游竞争力的思考 (一)致力于筠连未来发展,树立旅游发展新理念 筠连未来的发展寄望于筠连旅游的发展,筠连旅游的发展需要发展理念的改变,需要举全民之力,聚全民之智。 一是要居安思危,着眼于未来发展。旅游产业是筠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过去十年,筠连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煤炭兴则经济兴,煤炭遇挫,经济必受严重影响。2013年来,随着煤炭行业遇到“寒冬”,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筠连经济经历了最为艰难的时期。筠连需结合县情,着眼未来,充分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用最大的决心、最强的信心、最久的恒心将旅游产业发展为筠连的又一支柱产业,确保筠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福于子孙,造福于未来。 二是要广泛宣传,依靠于全民参与。近年来,筠连旅游还处于“政府在干,群众在看”的发展现状,要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九寨、青岛、丽江、大理等旅游地给群众带来的经济效益,重点宣传我县发展旅游的必要性、规划、思路、前景,同时,持续举办以“旅游资源”为主题的书画展、摄影展,以“旅游发展”为主题的专题讨论,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面临的发展机遇,使旅游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参与、支持筠连的旅游发展,形成巨大的旅游发展动力,打造良好的旅游投资环境。
三是要提高素质,致力于优化环境。旅游资源不仅仅是有形的景观资源,还有无形的人文环境和旅游素质。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屡屡发生游客与景区发生冲突、游客购物被“宰”等不和谐事件,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已经成为了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要通过开展旅游知识竞赛、“旅游仙子、最美旅游人”评选等活动,全民提升群众的旅游专业素质,使每个筠连人都成为旅游名片、旅游宣传片。同时,继续在县城、各景区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游客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二)致力于“三级”旅游环线交通的打造,建成旅游发展快通道 通畅的交通是发展旅游的基础,多年来,滞后的交通条件一直制约筠连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筠连旅游的发展。随着宜昭高速公路、筠巡快速通道的开工建设,筠连旅游产业要乘势而上、主动作为,抓住这前有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是快速建成县内“三片”旅游环线路。宜昭高速公路将途经筠连镇、巡司镇、武德乡、蒿坝镇,所经乡镇及其附近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要依托宜昭高速公路、筠巡快速通道,建成“蒿坝—高坪—团林—联合—大雪山”“塘坝—双腾—龙镇”“古楼—腾达—海瀛—巡司—武德”三大县域旅游环线交通网络,解决旅游资源分散带来的发展劣势,进一步增强县域内交通的通行力。同时,要力争在5年内实现景区公路扩建加宽、沥青黑化。 二是力争建成 “兴文—长宁—筠连”市级旅游环线路。筠连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相邻,筠连要利用其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强的游客吸纳能力。下大力气争取省、市的项目资金支持,建成快捷通畅的“兴文—长宁—筠连”旅游环线交通网络,加强与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旅游开发合作,将其更多的游客吸纳到筠连旅游,形成“赏山(兴文)—赏竹(长宁)—赏水(筠连)”的旅游观光综合体。 三是延伸建成“筠—云”省级旅游环线路。宜昭高速公路的建成,使筠连拥有了一条通畅的外出通道,筠连与云南彝良、昭通、昆明、丽江、大理等风景名胜地的交通更加快捷,使前往云南旅游的游客到筠连顺道旅游也是很方便、轻松、愉快的享受,实现将筠连旅游资源与云南各风景名胜区组团发展、双方共赢。
(三)致力于“农旅一体”式营销,抓住旅游营销新载体 旅游的营销要在景区规划、打造之时便得到重视,不能单单靠旅游开发公司,要依托于各种具备营销作用的载体,其中,已经进入市场的特色产品是旅游营销很好的“捆绑”对象。要充分利用这些营销旅游的载体,在旅游市场尚未全面开发时,先将旅游特色产品营销出去,通过营销特色产品达到营销筠连旅游目的,实现特色产品和筠连旅游“你营销我,我营销你”,待宜昭高速全面贯通时,筠连的旅游品牌也被全省、全国知晓。 一是高标准打造特色产品。筠连有闻名全国的筠连红茶、苦丁茶、椒麻鸡,享誉巴蜀的筠连水粉、干巴牛肉、糟黄瓜、红豆腐等,其中,筠连醒世茶业、好牛旺公司已在国内外形成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要继续将筠连水粉、椒麻鸡等做强做大,通过技术升级,将其包装为方便携带和食用的特色产品,在产品的包装、命名上融入筠连旅游元素。 二是创新性分类开发市场。根据不同需求细分市场,以年龄划分老年市场、青少年市场、儿童市场,以消费层次细分为高端市场、中低端市场……让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产品。同时,积极开发市场新领域,将筠连特色产品分批级推向全省、全国、全世界。 三是多渠道开辟销售渠道。除了依托公司自身的销售渠道和县、市的店铺销售外,还应通过旅行社、网络销售、各级连锁店等渠道将旅游特色产品先行推销出去。 四是打造两条旅游购物街。在筠连县城、团林分别建成休闲旅游购物一条街和苗彝民族文化购物一条街,使游客既能欣赏到美景、体验到生活,还能购买到“筠连味”的旅游特色产品。
(四)致力于旅游资源的整合,打造旅游发展示范区 筠连丰富的旅游资源分散在各个乡镇,集中打造难度较大,要通过“精品带动、分片整合”的发展理念打造分散的旅游资源。 一是重点打造精品旅游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打造筠连古楼岩溶峰丛、腾达春风村、双腾神羊洞岩溶群、塘坝茶马古镇、清溪沟茶文化主题公园、仙雾山森林公园、大雪山红色生态旅游区等精品景区。通过精品景区的影响力、示范性,快速提高筠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推全县旅游业的厚积薄发。 二是分片打造三个旅游区,有机整合旅游资源。依托宜昭高速、筠巡快速通道,将团林追呼泉、大雪山原始生态公园、高坎梯田、后沟水库、苗彝民族风情文化等旅游资源整合打造为“苗彝风情红色文化旅游带”。将神羊洞岩溶群、清溪沟茶文化主题公园、仙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王家沟水库、龙镇山水古镇、塘坝“一街跨两省”、千鸟归林、茶马古道等旅游资源整合打造为“自然风光与科考探险旅游带”。将春风花海、古楼峰丛、石龙湖、潮涌泉、芭茅坡森林公园、仙人洞、筠连夜景等旅游资源整合打造为“湖光山色春风花海休闲度假区”。通过旅游区的分片打造,实现分散资源的有机整合。 三是未雨绸缪,同步完善配套设施。要以旅游全面发展起来之时的需求设计配套设施,将配套设施与景区打造整体设计、同步打造,特别是县域内的旅游环线公路的升级改造。 提升筠连旅游的竞争力,只有在开发旅游资源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向竞争旅游资源优势的战略转变,全面提高筠连旅游的质量、品牌、服务,融入现代旅游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筠连旅游才能在起步晚、底子薄的情况下发展壮大为筠连的又一支柱产业。(作者:罗新欣 来源:筠连新闻网禁止外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