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71|回复: 0

    [社会万象] 妈妈们,看完这篇你还打算只生一个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31 17: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失独者说



    失独者说
    本刊记者  李冠男
       计划生育30年,有这么一群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他们大多50岁以上,孩子却因故离去。在之后的岁月里,他们没有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生活。
      他们被称为失独者,失去亲人后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片段一>>
    寻找丢失的记忆


    “虽然最怕黑暗,只要能将星星拥入怀抱,我宁愿化作漆黑的夜空。”——这是“冰凌草”的QQ签名。
           冰凌草姓林,林大姐永远忘不了2011年4月12日那天,26岁的女儿林星辰因为做气胸手术永远别离了这个世界。
        “每当看到女儿的照片,记忆就定格在照片上,当视线离开女儿的照片时,记忆里又成为空白。直到今天,四个年头过去了,女儿仍然没有回到我的记忆里。”
          四年来,林大姐利用假期循着女儿曾经的步伐走了许多地方:宽窄巷子、武侯祠、锦里、文殊院、洛带古镇、金龙长城……还有好多该去没去的地方。
            她说自己一直在寻找丢失的记忆,心里劝慰着自己“不要执着,要放下,你爱着的东西紧紧攥着不放,你痛苦,被攥着的更痛苦……放开牵绊她的线,她会飞得更轻松……”
           她想着:我活着的一天,也是女儿活着的一天,我用我的眼睛帮女儿看美好世界!我用我的双脚帮女儿度量秀丽山川!我用我的良知帮女儿积德行善!我活着的一天,尽量展示女儿的风采!

    想给失独家庭更多关爱

           林大姐是宜宾酒都义工的一员,几年来一直利用节假日坚持做义工,帮助困难家庭,自从女儿去世后,她一直有个想法:关爱失独家庭。此前曾和其他义工朋友谈起,做一个专门针对失去独生子女家庭的网页,呼吁大家关注这个群体。但因为技术、资金以及人员等问题,这件事情一时难以完成。
        “还是希望有人可以和我一起做,一个人做没有动力。”林大姐一直在默默地做背后的工作。2014年,她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仅翠屏区就有397户失独家庭,“现在这个数字应该已经超过400户了。”此后,她和几名义工,通过社区联系,走访了一些家庭。
         “有人去看望他们,他们还是挺高兴的。”林大姐说。同为失独者,她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有些家庭因为贫困需要物质帮助,更多的家庭因为失去孩子后,精神受到严重打击,需要更多的精神慰藉。

         酒都义工帮助过很多困难家庭,曾发起对一名农村穷困残疾女孩的资助,由林大姐做对接工作。如今女孩正在宜宾某职业学校上学,时常周末到她家吃饭。“前几天,女儿的同学打电话来说,攀枝花的芒果很好吃,托了朋友从攀枝花给我邮过来。”如今,女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同学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经常给她打电话,逢年过节也会相约着来陪伴她。去年过生日,女儿的同学们一起为她操办了一个温馨的party。
           林大姐很感谢有这么多人的关心,才让她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她希望更多的失独者能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片段二>>
    三人溺水身亡

           2006年7月15日,对王再彬一家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兄弟和自己11岁的儿子王蕊平及邻居家的孩子,一起溺水身亡了。
           王蕊平是王家的第二个小孩。第一个小孩生下来有残疾,9岁时去世。有了这第二个孩子后,妻子张正华便响应号召做了结扎手术。但现在,第二个孩子也去世了,这对夫妻俩及王家来说都是莫大的打击。
           兄弟、儿子的离去,影响了这一家人的生活。悲痛之余,要面对现实的生活。首先是王父王母的养老问题。本来由王再彬兄弟俩共同分担父母养老,现在不得不由他一人承担。

      王家是早期的失地农民,补偿款买了新房装修后所剩无几,住一楼,便在家开了个小卖部,生意冷冷清清。空闲时王再彬便到河滩上拣奇石,偶尔卖个几百千余元,补贴生活。
          不久前,有社区工作人员问王再彬,满49岁没,如果满了就可以得到“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金”,每人300多元。

    在河滩上找到了“幺儿”

        失去孩子后,精神突然没了寄托。王再彬把自己的心思放在了石头上,“大热天的,在河坝头去找石头,晒得汗水长流。”张正华说。
        屋子里,摆满了奇石,一块尺余高的石头放在电视机前最显眼的地方,石上的图案像个孩子。哪吒?王再彬点头称是。曾有人出几万元想买这块石头,他没卖。他特意上山砍树,亲自用木头雕了底座,安放这块石头。妻子说,那是他的“幺儿”。
           儿子去世后,张正华偶尔会梦到自己的孩子。有一次,梦见孩子对自己说“妈妈,我要回来了!”第二天醒来,她跟丈夫说了这个梦。王再彬一大清早出去,便在江边拣到了这块哪吒石头,朋友说,“这回拣到个‘幺儿’哟。”于是,老王真的把它当成了宝。
           曾经想过抱养一个孩子,向相关部门打听了收养程序,太难。小区有人收养了孩子,王再彬说,这么多年过去收养手续都没办下来。“5.12”地震时,专门去民政局咨询能否收养地震遗孤,得知想收养的人很多,还得排队。况且,还要看收养人的经济条件,“我们家根本达不到条件,当然是先给经济条件好的,怎么也得像公务员那样,有稳定的收入才行。”张正华说,“抱养的孩子,要对人家负责。我们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如果养不好,人家要说闲话。”
        店面门口,经常有玩耍的孩子。邻居抱了不满一岁的婴孩来玩,两口子前去逗着玩,嘴里喊着“幺哥”。

    [img=413,0]禁止外链[/img]





    王家人把形如“哪吒”的石头当成了“幺儿”

    片段三>>
    一个人在家的日子

          60多岁的余大姐,已经退休,大多数时间一个人在家,女儿8岁时因为中毒生病去世了。现在,她依然住在当初粮站分配的老平房里,丈夫比自己小几岁,还在上班。
          偌大的院子里,通常都是她一个人,喂了一只鸡,一只鸟,种了点花花草草和蔬菜。除了早上去买菜,她很少出门,连晚饭后跳坝坝舞也懒得去。一个人在家,穿得随意,大花棉布衣服,吃得也随意,葡萄放在桌上并不想吃。
          退休金有2000余元,以余大姐的消费水平,完全足够。加上扶助金300多元,生活还算过得去。
          孩子去世后,余大姐曾听到些风言风语,说是比自己小几岁的丈夫要去找更年轻的女人,生个娃。这曾让她忧伤过好长一段时间。女儿离开时,她不到40岁,计划过再生育。但不知为何,“怀了两三个,都流产了”。
          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在时,夫妻俩经常吵吵闹闹,孩子走了,丈夫对自己反倒更好了,这一晃就是几十年。

    片段四>>
    没了孩子,也没了家

        电话里传来蔡顺霞爽朗的声音,说正在僰王山玩,“过两天就回来”。
        一身绣花绿衫,淡妆,略显清瘦的蔡大姐,看上去神清气爽。她说,刚刚在人民路的文化宫排练完舞蹈。
        几年前,她并没有现在这般精气神。

    儿子是2008年9月去世的,时年26岁。约50岁的年龄失去孩子,莫大打击。闭门不出,以泪洗面,一病不起,都不足以描述当时的悲伤。
        俗话说,没了孩子,夫妻感情没了维系的纽带。儿子离开后也不过半年,丈夫就提出了离婚。“他50多岁还可以找个年轻的,再生一个。”好长一段时间,蔡大姐都不太接受这个现实,儿子去世,和丈夫离婚。
        她还是觉得冥冥之中,儿子在守护自己,希望母亲过得好。正当她颓废,对生活绝望时,儿子从小到大的兄弟就打电话来了,“说儿子托梦给他,说妈妈过得不好,帮忙照看一下。”有亲朋的宽慰,蔡大姐试着一个人慢慢的恢复精神,过日子。

    “感谢艺术团的姐妹们”

         不久前,蔡顺霞才生病住了院,她非常感谢身边那帮姐妹,“轮换着来照顾我,给我煮稀饭,如果不是她们,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所说的姐妹是宜宾市离退休干部艺术团的成员,是她们在她最困难的时期,帮着她走出人生低谷的。现在蔡大姐是艺术团舞蹈团的团长,大家都亲切的叫她“蔡蔡”。“去年我们排的‘翠屏之春’才获了奖呢……”如今的蔡蔡更乐意聊她和她的舞蹈团。
        参加舞蹈团,是在那段人生中最失意的日子里。时逢舞蹈团老师离任,大家对团里没了信心,眼看着可能散伙,蔡蔡和姐妹们想让团重新活起来,“到处找新老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蔡蔡一心把精力扑在舞蹈团里,这样忙忙碌碌,没有再沉浸在悲伤中。
        如今,每年姐妹们会组织着一起去旅游,一起排练各种舞蹈。

    如今,每年姐妹们会组织着一起去旅游,一起排练各种舞蹈。
        8月,宜宾将召开“国际文化旅游节”,蔡蔡和她的舞蹈团正在准备排练新的节目,“我们被选中了7个节目。”她拿出节目清单,她们是入选节目最多的团队。所以,这段时间,蔡蔡就又要忙碌起来了。
        “真是多亏了我这帮老姐妹,没有她们,没有舞蹈团我都不知怎么活过来。”蔡蔡家的一间屋子里堆满了演出服,水杯里的栀子花阵阵清香。上次生病以后,蔡蔡更加坚定要养好身体,没了好的身体,怎么跳舞?
        “白天我们可以陪她,晚上她一个人还是会很寂寞。”一名老姐妹说,她希望蔡蔡能遇到一个好人,找个老伴。
    (据宜宾《新三江周刊》2015年7月30日第31期)
    [img=413,0]禁止外链[/img] 失独禁止外链 (32.07 KB, 下载次数: 0)
    禁止外链  [url=]禁止外链[/url]
    2015-7-30 08:57 上传




    60多岁的蔡蔡,失独后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跳舞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